(' 李承乾是在崇教殿,接见的裴行俭等人。
人人都是标准的士子打扮,精气神全然别于他人。
皆是有傲骨自信风采。
拜见太子殿下,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士子站成两列,由裴行俭与李敬玄带头行礼。
哈哈。
孤安!
李承乾朗笑一声,道:都坐吧。
谢殿下恩典。
一个个跪坐好,双手搭膝,腰身挺直,目不斜视。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你们这些人,孤可都是如雷贯耳。
李承乾暗自点了点头,笑道:卢国公,鄂国公可是遭了你们不少罪啊。
殿下笑谈了。
裴行俭说道:卢国公,鄂国公轻视我等士子,公然羞辱,我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以正士子之名。
只是未曾想到,会闹的如此之大,就连殿下都知道了。
我等惭愧难安。
说着惭愧,但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姿态,哪里有半点啊。
这足以让他们为傲。
不过,李承乾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道:我大唐士子,有此气概,当是大唐之幸,何愁盛世不至?
日后大唐盛世,还需要诸位士子多多做出贡献,为国出力,为国分担啊。
这盛世也该有诸位的一份。
士子嘛。
都是顺毛驴,你要顺着他们的想法去思考。
只要是摸透这些年轻人的心思,只要想做,那是随便就能拿捏的。
但你要是反着跟他们干。
那毛头小子的年轻气盛,会让你明白,什么叫骑虎难下。
程知节跟尉迟敬德就是最好的案例。
李承乾也是年轻人,自是清楚他们的想法。
想要干什么,想要成为什么。
殿下勉励,我等铭记在心,自当报效朝廷,忠于陛下。
裴行俭不无激动的说道,谁不想得到人认可啊。
这还是来自太子的认可。
那他们的成就感与认同感就更强了。
众士子也是脸上有光,神采奕奕。
李承乾几句话,就撩拨到他们的软处。
不要只顾着喊口号,还是要落到行动上,这才是真切的。
谨记殿下教诲。
李承乾这才询问他们的来意。
殿下,我等入选新军思想指导,莒国公也将为我等亲自传授。
李敬玄开口道:我等聆听殿下在讲坛所言,大为触动,因此斗胆前来拜见太子,想请教太子殿下,还请殿下不吝教诲。
教诲就过了。
李承乾摆手,道:你我都差不多是同龄人,大家互相探讨便是。
你们都放松随意点。
搞得孤都得陪你们正经严肃。
他主动放松下来,众人见此,才稍稍有所舒缓。
李承乾也不在意,直面太子,这些人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他准备跟这些士子,先闲聊拉近距离。
这才让士子们都没有那么紧张。
殿下。
我们去军中负责将士们的思想指导,严肃军纪。
裴行俭恭敬的问道:该从何方面引导将士,如何晓之以理,才能让将士们信服道理?
众士子看向太子,李承乾抿了一口茶水,这才道:回答你们之前,孤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上阵杀敌是为了什么?
裴行俭当即道:出将入相!
李敬玄:封侯拜爵!
张仁祎:扬我国威!
郭定一:建功立业!
……
许多人都在回答,都离不开功业二字。
这是无数人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士子更是如此,他们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建功立业,封侯拜爵,光耀门楣等思想。
你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
当下的主流,军功大过天。
人人都想着军功改变命运,普通人一步登天的阶梯。
高门大族之人,想要更进一步的道路。
可以说,古往今来,军功都是每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最直接的方式。
不过,李承乾难免还是有些失望。
他觉得军功没错,但没有听到他想要的回答之一。
保家卫国!
就在这时,各种回答之中,掺杂着不同之声。
李承乾眼睛微微一亮,循声看了过去。
这是一个气质外形,相比于裴行俭,李敬玄等人,都较为普通的士子。
他坐的比较靠后,接近角落。
裴行俭他们也发现太子的异样,跟着看了过去。
这位士子……。
李承乾点道。
殿下,在下狄仁珪。
狄仁珪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他激动之下站了起来。
李承乾压手,道:不用站着,坐着便是。
狄仁珪?
倒是不错的名字。
莫不是还有狄仁杰?
他想到这人,就随口笑说一句。
正是舍弟。
嗯?
好家伙。
还真跟你有关系啊。
狄胖胖这会儿,应该还是个半大小子吧。
狄阁老,你就这么出现在孤的眼前了是吧?
有点猝不及防哦。
珪,玉器也,有高尚品质之意。
李承乾道:狄仁珪之言,保家卫国,才是将士之初心。
军功名利,对他们来说,是激励,是锦上添花。
他暂时放下对狄阁老的意外出现,他道:家国,国家。
到底是先有家后有国,还是先有国还有家。
诸位以为呢?
裴行俭他们是来聆听教诲的,却是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学到张士衡的反问技巧。
殿下是如何认为的呢?
李承乾一笑,都是聪明小能手啊。
孤就喜欢你们这些反问方式。
大军出征,将士用命,为什么值得将士们付出生命的?
李承乾缓缓说道:因为一个将士,他要为了自己的小家。
他可能是为了让小家更好,但不能否定他为了小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