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长孙老狐狸进修来?(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一个侯君集贪财案,谁也没想到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单侯君集要被收拾。

连带着武官们也跟着遭了无妄之灾,动摇了他们基本权力。

太子几句话就搅的满朝风雨,大家神经紧绷的。

这找谁说苦去啊。

偏生太子炮仗放了,人家待在东宫,紧张的朝野气氛,跟他无关一般。

你就说气不气人。

李二都想不通了,以前恭敬听话的太子,如今怎么变成大唐头号大刺头了。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重大事情不开会。

两仪殿内。

武官是李孝恭,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四人。

文官这边,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唐俭。

四人对四人。

也不对,该是一对四。

长孙无忌眼观鼻,鼻观心,都不跟李孝恭他们对眼的机会。

就算如此,他都能感受到,对方要用眼神杀死他的心思。

魏征已经摘出去了。

他提议的什么代不代,武官们不是没放在心上,是没机会腾出手来。

他们精力都在长孙无忌身上。

大家都到了。

李二作为裁判,主持人,开始引导话题了,辅机,他们四个反对你的提议。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话就挺有意思的。

先说反对,再让你说理由。

就是给你机会,还有什么道理说出来的。

可见,李二的态度有一定的倾向性。

想看看长孙无忌如何能抗住压力,再给一个说服他的理由。

陛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等长孙无忌开口,程知节率先嚷嚷,道:他自己都难以圆说,就是拍拍屁股想出来,纯粹是给大家伙添堵。

这么多年了。

秦朝,汉朝,中间多少朝代,军中没什么思想指导的,不都是这样过来了?

反而到了我大唐,要特立独行不成?

长孙无忌脸一黑,道:自古以来就不见得是全对的。

他也活学活用,把李承乾的话,拿来回敬程知节。

秦朝,汉朝要是对的,怎么到头来还是亡了?

长孙无忌道:卢国公,我大唐可以遵循一些对的旧制,但也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屁的教训。

尉迟敬德满口粗话,道:我看到的教训,就是你们觉得大唐强盛了,想要折腾折腾。

那个朝代不是强大了,就有人开始作妖,今天折腾这个,明天这个那个?

赵国公,我看你是吃饱了没事做。

有精力,多折腾房事,让长孙家子孙兴旺,家大业大。憾綪箼

额。

李二微微露出意外之色。

李孝恭,李靖,房玄龄等人也是惊为天人。

什么时候,这黑货这么会说话了。

讽刺长孙无忌不说,还暗戳戳的阴阳他子嗣问题。

长孙无忌子嗣很多了,但联想到之前嫡长子继承制事件。

这不摆明就是在攻击他家族不宁的嘛。

什么子孙兴旺,什么家大业大。

子嗣越多,狗脑子打出猪脑子来。

嘿。

程知节一笑,大加赞赏,道:鄂国公说的不错,赵国公真要无事可做,就多弄点小妾什么的嘛。

你们说是不是?

哈哈哈!

尉迟敬德跟他一起大笑,李靖要含蓄点,笑而不露。

李孝恭捻着胡须,眯着眼睛,显然也是乐呵。

长孙无忌脸更黑了。

他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孽。

让这两个匹夫笑话。

房玄龄他们是摇头。

遇到这两个混货,别说长孙无忌,陛下有时候都要吃瘪。

陛下。

长孙无忌忍着怒气,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秦汉隋都亡了。

我大唐新立,自当引以为鉴。陛下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斐然,但也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臣以为当与时俱进,开拓革新。旧朝没有,不代表我唐朝不能有。

欺人太甚。

竟然你们这么放肆的攻击我。

就别怪我从太子那里学的东西,全部使出来了。

我大唐要大治天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首要治军,其次治官,最后治民。

治军则军正,军正则国正,国正则官正,官正则民顺。

长孙无忌的话,令李二不由坐直的身姿,微微前倾。

治军不严,将令不从,君令敢违,军纪涣散,思想驳杂,各为己利,何以安定天下?

长孙无忌沉声,道:因此,治军是当下首要之急。

若不是侯君集之事,引出一系列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