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他并没有打算和邵卫国彻底交恶。
两家闹的挺不好看的,也想缓和一下关系。
他露出了笑容,眼尾的皱纹十分明显,小嫂子说笑了,都是邻居,有什么能说不能说的,请说。
陈可秀整理好了袖套,才正色道,是这样的,咱俩家挨得近,有个什么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也知道些你们家的事……
她停顿了下,神色真诚,这年头,儿女都是好的。女儿也是贴心的,宁雪十几岁的年龄,在家里也只能做做活儿,其实也帮不了什么的。咱部队里的,更不可能十几岁就把女儿嫁出去,那不符合国家婚姻政策的规定,还不如送去读书呢。
现在虽然七几年,还没正式实行计划生育。
但是已经意识到人口太多,根本养不过来,不在想人口红利的事儿了。
已经在提倡晚婚晚育了。
也就是她和妹妹们都没有工作的机会,不然的话,太早嫁人,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所以那些知青,都是在等着的,谁都没有着急结婚。
不光光是看不上乡下的,也是怕结婚早了,回了城工作也排不上号。gǎйqíиG五.cōm
提出这个点,宁营长怎么也得考虑一二。
她又加了一针催化剂,叹气说道,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知道你家孩子多,负担也比较重。我手里多多少少有点钱,相识一场,我可以把钱借给宁雪当学费。
宁雪闻言,心里一惊,刚抱起来的柴禾落了回去。
猛地抬头看她,眼里已经浸满了泪水,泪花闪闪。
她又快速垂下头去,继续假装抱柴,只觉得今天的树叶子,格外的难抱,怎么也抱不起来。
她好想大声哭。
昨晚,她已经尽量心平气和的和爸爸说了邵婶婶教的话了。
虽然老爸没有一口拒绝,不过明显很犹豫,老妈一顿骂,他最后也没说什么。
只是呵斥了老妈,不让她随便骂人。
和以前,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没想到,邵婶婶不只是随口教她怎么沟通说话,竟然真的很关心她。
心里微微发烫,却也很复杂。
父母都不愿意看她心里的想法,邵婶婶一个外人,居然能这么热心。
宁营长也是脸色复杂,他不知道陈可秀是真情还是假意,管得确实有点宽。
他不自在的同时,也有点生气。
可人家都答应借钱,他也不能拒绝,或者说不同意送去上学。
而且,陈可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是在老家,想让女儿多大出嫁就多大出嫁,要彩礼也不是不行。
可在这里,都是同僚,小小年纪拿女儿去换彩礼,怕是脊梁骨都要给他戳断了。
在家里这几年,确实也没有意义。
可是宁嫂子说的也对啊,读初中也要三年,吃喝拉撒加上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万一,都是打水漂的呢。
初中生,能比小学生好多少?
要是读书真的有用,能有工作,哪来的那么多下乡的知青。
他没说话,宁嫂子已经冲了出来,对着陈可秀呲牙咧嘴,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生不出孩子,自然不知道养孩子的艰辛!读书?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你借钱?咋的,不用还?
她太过气愤,嗓门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