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3章:沈凉如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也对,那便许以罪将郑煜、曹景二人厚葬,着家中亲人金银抚恤,可好?

所思所想在戚行知口中得到印证,楚厚民心里就踏实多了。

不过戚行知还是极为得当的补充一句。

厚葬可以,但规格上还是分别官降一级为好,如此也算是给晋王一个交代,显得皇上不偏心。

得到戚行知的提点,细细咂摸感觉确实是自己疏漏了的楚厚民,不禁点头一笑道:

还是相国考虑周全,如此看来,父皇给朕留下的最大宝藏,当属相国无疑了。

戚行知抱拳自谦。

皇上过誉了,这不过是皇上日理万机,事务繁杂,不然哪需臣下提醒,又或者反过来说,倘若臣下不能为皇上稍稍排忧解难,事事皆由皇上一人英明决断,那国库又何必每年出银一笔,准时准刻的为我等臣子发放俸禄?

楚厚民颇具少年心性的眨眼调侃。

朕可否将此番言语,当作是相国大人对朕的吹捧?

戚行知再度俯首三分。

皇上切莫打趣老臣了,老臣若是那等溜须拍马之徒,早年又怎会次次气得先帝恨不得叫人一刀砍了老臣脑袋?

哈哈哈哈哈……

楚厚民一阵畅笑,眼神透露着许多年前的回忆追思。

相国倒是敢说,记得你我尚且年轻时,父皇每次在你口中得到的答复,永远是正确的,却也永远是丝毫不顾皇室颜面的,有好几回朕都以为你死定了,哪成想最严重的一次,也不过是父皇往你转身赴死的屁股上狠踹了一脚。gǎйqíиG五.cōm

戚行知面露尴尬之色,轻轻搔了搔额侧发丝道:

那还不是因为大炎万里江山初定,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谁都不敢说那逆耳忠言,若是臣还不说,恐怕……

就算大炎不衰,也得乱上几阵子对不对?

楚厚民接过戚行知不敢往下说的话,戚行知摇头一笑,并未回答这可以不回答的问题。

二人话题稍顿,各自落下几颗棋子,貌似盯着棋盘苦思冥想的楚厚民,忽然又头也不抬的说道:

前些时日,启儿偷偷溜出宫去,往晋州走了一遭,听说还造访府上见了晋王。

帝都诸事尽在掌握的戚行知闻言颔首,手上动作也没停,照旧下了一手没有半点攻击性的落子。

这件事后来臣也收到了消息。

楚厚民跟着落子。

那相国可知启儿此行目的为何?

无非就是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尝试去为自己增加更多筹码。

嗯,自古帝王家,向来都是免不了这个过程,所以即便我明知道他出宫了,也没有施加阻拦。

皇上圣明。

得了吧,知道相国你守得住底线,无论如何也不会掺和到我们家的家事里,但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家事那么简单了。

楚厚民肃然端坐,戚行知也跟着挺直腰身。

启儿是想替朕拿下晋王一句承诺,答应让其次子沈凉入帝都做驸马,嫁女儿这件事,自然不是启儿能替朕决定的,而朕之所以甘愿把最宝贝的女儿嫁给一个纨绔,无非就是像相国你说的那样,希望夜里能踏踏实实的睡个好觉。

说罢,楚厚民又颇具自嘲之色的追问一句。

拿女儿的幸福,换朕的安稳,是不是有些自私了?

戚行知避而不答。

皇上觉得那晋王次子沈凉如何?

心有疑虑,却如天下人那般不得其解的楚厚民微微蹙眉。

关于沈凉这孩子的风评,朕确实是听过不少,甚至毫不避讳的讲,朕也曾派人专门去调查过这位小殿下的作风为人。

起码从拿到朕手里的消息来断,此子似乎除了上山挖洞、风花雪月、斗鸡遛鹰之外,在正事上从未有过半分建树,而且有一条消息朕能确定,他并未遗传晋王和晋王妃的武道天赋,生来九宫闭塞,不为武道所容。

如此,纵使他有天大智慧,也难以应对手上继承权力后,来自各方势力的一力降十会。

戚行知这边得到关于沈凉的种种消息也跟楚厚民差不多,不过他还是在这番言词中,捕捉到了最应该关注的点。

继承权力?

楚厚民摇头一笑。

不错,启儿带着朕的意思到了晋王府,也算跟晋王摊牌了,朕也相信,晋王一定能领会朕招沈凉入帝都的盘算为何,更是料想过晋王会用尽一切办法拒绝朕的心念。

只是唯一没想到的是,晋王用来拒绝朕的理由,竟然是有意越过长子沈鱼,改由次子沈凉世袭罔替,常驻晋州成为下一任异姓王。

而这,便是朕今日与相国谈起此事的根本原因。

戚行知闻言,不由面露三分惊色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