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楹滞了滞,她此刻更加意识到,她已经死了,她是一个鬼魂,她永远不可能再陪伴阿娘了。
李楹悲恸欲绝,她绝望的喊着:阿娘……阿娘……
明月珠好想你……
阿娘……
太后轻轻抚摸着树干,似乎抚摸着树干,就跟抚摸李楹五岁时稚嫩的手掌一样,许是母女连心,她忽轻声道:明月珠,你是不是很想阿娘?
阿娘也很想你。
你是那般明理贴心,阿娘素有头疾,你就学药理、做香囊,为阿娘缓解疼痛,阿娘和皇后不睦,你就学茶道,为阿娘煮茶,让阿娘欢颜,可是这般贴心的你,为何忍心弃阿娘而去?
明月珠,阿娘的心都要碎了,你把阿娘的肝肠,都痛断了。
明月珠,我的女儿,明月珠……
大周的太后,于法门寺中,抚摸着菩提树干,失声痛哭,悼念着她早逝的爱女,而她爱女的魂魄,跪于她的身前,也在掩面而泣。
远处,崔珣抿唇望着这一切,一母一女,彼此牵挂,却阴阳相隔,永不相见,此刻的她们,不是大周高高在上的太后和公主,而只是失去孩子的母亲和思念母亲的女儿,崔珣眸中,闪现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动容,但这动容,仅是一瞬,他缓缓闭上眼,待再睁开时,眸中已恢复了以往的清冷和淡漠。
第021章 21
日暮西沉,纵有太多不舍,但人有人道,鬼有鬼道,李楹已死,再也无法复返。
太后步辇终是回了大明宫,崔珣借故有事要办,他没有随太后回去,而是留下来陪伴李楹。
李楹在太后步辇回去时,跪下重重叩首,阿娘的养育之恩,她不但无以为报,还要阿娘为她伤怀三十年,不孝至此,她惭愧万分。
崔珣看着那个在菩提树下面对大明宫方向叩首的单薄身影,他默了默,然后弯下腰,搀扶起李楹:太后已经走了,起来吧。
李楹在他搀扶下踉跄站起,她眼眶红肿,身体也因恸哭过度筋疲力尽,几乎站立不住,崔珣见状,便扶她坐在菩提树下稍事休息,自己也陪她坐在一旁。
两人久久无言,直到苍穹染墨,银月高悬,繁星满空,李楹才开口说了句:崔少卿,多谢你。
崔珣道:你无需总是谢我,你也帮了我很多。
李楹点头,她又说道:崔少卿,我要走了。
崔珣并不意外:什么时候启程?
今晚吧。李楹道:嶓冢山,便是幽都的入口,我今晚便会动身前往嶓冢山。
崔珣盘腿坐于菩提树下,明月光华洒落,如白练横空,清辉满地,他默默瞧着月光透过菩提树的繁茂枝叶,洒漏一地碎玉,良久,才开口道:恭喜公主。
李楹仰头望着静谧夜空,看着星河灿烂,她轻声道:虽然在这人间,我有很多不舍,但是我知道,这里已经不属于我了,李楹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是时候弃今生,启来世了。
崔珣微微动了动嘴唇,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最后却只说了句:公主一路走好。
李楹颔首:如今我仇已报,恨已消,愿已了,此生再无牵挂,黄泉路上,我会走的很好。
她顿了顿,从腰间牡丹五色锦荷囊中取出一个鎏金银香球,香球由上下两个半球组成,中间有一个合页,方便开合,打开香球,里面便是盛放香料的香盂,合上香球,轻轻一摇,便有清幽香气飘溢而出,沁人心脾。
李楹将鎏金银香球递给崔珣:崔少卿,这是我送给你的酬谢之物,你睡的不好,将这香球放在身上,可以安心凝神,这样,夜间也能好好歇息了。
崔珣听后,却并没有接过香球,而是有一种秘密被撞破的微微诧异:你如何知晓我夜间无法安眠?
李楹莞尔笑了笑:崔少卿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自然记得,是元月初二。
李楹摇了摇头:不是,是元月初一。
崔珣微怔,李楹道:元月初一的晚上,崔少卿参加完大朝会,疲累不堪,就寝之后,却数次被噩梦惊醒,最后一次惊醒,崔少卿起身,关了木格窗。
在李楹提醒下,崔珣这才记起那晚关窗之时,隐隐约约,望见一个穿着窄袖间色裙的身影,但等他再定睛望去的时候,那个身影又消失了,他以为是自己太过疲倦看错了,所以便没有放在心上。
却原来,他没有看错。
崔珣不由轻笑:原来那日,是公主。
李楹浅浅一笑:我寻人帮我查案,自然要去看看那人靠不靠谱。
她握着那鎏金银香球,忽道:崔少卿,元月初一的晚上,还有一件事,不知你可记得?
何事?
你救了一只螟蛉。
李楹的声音,是十六岁少女的娇柔,但是又因刚哭过,嗓音中,还带了些许鼻音,她轻声说着,如微风拂面,沁人心脾:我以前,其实听宫人说起过你,她们说你是个酷吏,心狠手辣,残忍极了,但是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一只螟蛉,夹在窗缝里,怎么挣脱,也挣脱不开,你去关窗的时候,也瞧见它了,我以为你会漠视不理,你会不顾它的死活,关上窗子,但是你却将那只螟蛉从窗缝捡了起来,然后放了它。
李楹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当日那只小小的螟蛉被放生时,努力扑腾着透明的翅膀,跌跌撞撞,飞向天空的情景:那时我便相信,崔少卿你不是一个很坏的人,一个能放生螟蛉的人,能坏到哪去呢?他们都在骂你,可我却觉的,你做那些事,应该是有原因的。
她看向崔珣,目光柔和,但却坚定:崔少卿,在上元灯会的时候,我和你说,我相信你,是因为阿娘重你、用你,所以我也信你,但其实,不仅仅是那个原因,我信你,是因为我自己信你,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的。
皓月高悬,皎洁月光洒落满地,菩提树下似是铺满细腻银色轻纱,月光洒在崔珣身上,让他如同沐浴在清辉之中,崔珣鼻尖,是若有若无的鎏金银香球香气,丝丝缕缕,暗香盈袖。崔珣放在膝上的手指慢慢握紧,他说道:是吗?有这事吗?我不记得了。
李楹似是早知道他会这样回答,她笑了笑:这事太小,崔少卿不记得,也是常情。
她打开香球,轻轻闻了闻:崔少卿,其实,你心里的事,我很希望你能说给我听一听的,但是我恐怕没有机会了,这只香球,里面的香料,是我用桂枝、艾叶、远志、当归、川芎,还有沉香调制而成,可以安神助眠。
她合上香球,递给崔珣:送给你。
她目光澄澈,崔珣却突避开她的目光,他这次没有拒绝,而是沉默接过香球,他打开香球开关,放在鼻下,闻了闻:似乎还有梅香。
', '>')('李楹微微怔了一怔,片刻后,她才笑了笑:没有。
崔珣也没有多问,他合起香球:我收下了。
嗯。李楹点了点头:那我走了。
走好。
李楹站了起来,她今日装束,和崔珣初见她时,一模一样,上身穿着绿色半臂短襦,下身穿着红白间色裙,梳着双鬟望仙髻,明眸皓齿,仙姿玉质,她往前走了两步,准备走时,崔珣忽叫住她:公主。
李楹回头,崔珣定定看着她,眸中不复以往的冷淡和漠然,而是似有万千情绪交织,他手指慢慢攥紧,最终只是说了句:路上,小心。
李楹微微一笑,她颔了颔首,然后身影在朦胧月光中逐渐隐去,最终完全消失在崔珣面前。
夜色中,一顶楼阁样式,四周罩着织着宝相花纹白色轻纱的步辇,在纸人轿夫的疾步中,匆匆而行。
李楹端坐在步辇中,她要去幽都。
按照轿夫的速度,两个时辰后,她就会到嶓冢山了。
步辇中燃着梅花香炉,李楹忽想起崔珣那句:似乎还有梅香。
她说:没有。
其实,是有的。
她在崔府养病的时候,便想用安神的药材调制香料,做一个香球,送给崔珣,药材收集的很快,香料调制起来也不复杂,当她将调好克量的桂枝、艾叶、远志、当归、川芎、沉香放在青铜臼中,用白玉杵捣成细末时,她忽然从荷囊中,取出一朵已经风干了的红色梅花。
这梅花,是当日在西明寺雪地中,她伤怀自己是鬼魂之躯,走在地上,没有脚印,崔珣便让她走在他的身后,踏在他留在雪地的脚印上,当时一朵红色腊梅落到他的肩头,又悠悠落到了她的手心,她鬼使神差的,便藏下这朵落梅,小心放在自己的荷囊中。
李楹看了很久那朵落梅,然后抿了抿唇,将落梅小心放在青铜臼中,然后握着白玉杵,细细将落梅与其他香料一起,研成碎末。
所以那只香球里,是有梅香的。
李楹垂眸,她此生,真的毫无牵挂了吗?
她正想着时,忽然步辇停了。
嶓冢山,到了。
嶓冢山白雾缭绕,鸟雀悲鸣,李楹从步辇中走出,四周幽暗无光,她站在一个巨大石门前,石门上刻着面目狰狞的鬼怪图案,石门两旁,立着两盏巨大的青铜牛灯,牛首燃着两团绿色的鬼火,石门的上方,写着四个大字:
幽都鬼府。
这,便是地府的入口了。
李楹深吸一口气,她往前走了两步,走到石门前,高声道:我是永安公主李楹,前来地府投胎转世。
绿色鬼火猛的跳动了一下,鬼火燃烧的更旺了,李楹听到青铜牛灯传来两声桀桀怪笑,接着石门轰隆隆一声开了,李楹没有犹豫,她快步走进了石门,她走进之后,石头又轰隆隆一声关上了,将人鬼两界继续分隔。
李楹一踏入幽都鬼府,就仿佛踏入了一片无尽的虚无,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郁黑暗,耳边是恶鬼在地狱受刑哭号的声音,连空气都是冷透骨髓的阴森恐怖,李楹轻微打了个寒颤,她咬了咬牙,继续在这一虚无中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她终于看到了一点光亮,她欣喜的加快脚步往前走去,眼前是一条幽黑蜿蜒的河流,河面雾气缭绕,河两岸是寸草不生的土地,李楹往地上一看,这土,居然是红色的。
就像人的鲜血一样红。
她惊恐的往后倒退了两步,本平静的河面忽然咆哮起来,整条河都变成血一般的红色,无数只干瘦的手从河中伸出,徒劳在空气中挥舞中,但下一刻,却又被高高跃起的满口獠牙的鬼兽波儿象一口吞下,河面上顿时满是漂浮的残肢。
李楹想吐,她喉咙一阵干呕,她扶着一个嶙峋的怪石,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她害怕。
忽然她听到一个平静声音:那些都是不能过奈河的鬼魂,他们非要过去,结果都被河里的波儿象给吃了。
李楹悚然一惊,原来怪石背后,是一艘小舟,还有一个戴着斗笠,看不清样貌的摆渡人。
李楹忽想起什么:请问,你就是将亡魂渡过奈河的摆渡人吗?
摆渡人点了点头。
李楹振奋了起来:听说过了奈河,便能再入轮回了,船家,你能送我渡过奈河吗?
摆渡人摇了摇头。
李楹惊愕:为何?我已经不是枉死之躯了,我知道是谁杀了我,杀我的人也得到了报应,我仇已报怨已消了,我为何还不能过奈河?
摆渡人只是摇头,他声音苍老:你,不能。
第022章 22
李楹瞪大眼睛, 她不可置信的问:为何?
摆渡人只是静静道:你真的找到杀你的仇人吗?
当然。李楹斩钉截铁:是王燃犀、郑筠、王团儿三人合谋,王燃犀是主谋,王团儿是推我落水者, 郑筠……她抿了抿唇:他虽想害我,但又去救我……真相便是这样。
真的是这样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