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刀下跪!放下刀!戚小明疯狂的吼叫着,手中刀稍一发力,王氏脖子上立刻出现一条红线,几颗米粒大的红色血珠滚了出来。
继光,别管我!你快走!王氏带着哭腔呼叫儿子快逃走。
当啷啷,戚继光的刀掉了。眼睁睁看着母亲遭此横祸,任何一个做儿子的都不能无动于衷。母亲身上在淌血,他的心也在滴血。
李超横刀挡在戚继光身前,我看你们谁敢过来?又语气焦急地劝他,继光,你疯了?弃刀投降,你们娘俩谁都活不了!快把刀捡起来,我和你一起救人!
院子外面忽然响起了口令声、脚步声。有人厉声吼叫:包围所有门户,不许走掉一人!有人喊着遵命。脚步声快速向周围扩散。憾綪箼
大门口出现一名军官,对着院子里喊:里面的人听着,任何人不许妄动!如有违犯者,格杀勿论!弓弩手!
呼啦啦!一群弓弩手,端着弩箭出现在院门口。院里的人都傻了。这可是弓弩手,不是弓箭手!
戚继光站原地动都没动,李超也没动。戚小明冲着门口喊:外面来的是哪部分兄弟?咱们是自己人。我是总旗戚小明,别误会!
误会?一声冷笑,从院外迈步走进一个人,卫指挥使丁邦彦大人亲自率队前来平叛,你说是误会?是不是误会,你向丁大人当面解释吧。继光,我来的不晚吧?
戚继光眼睛亮晶晶的,不晚,文长兄来的正当其时!
文长幸不辱命!丁大人就在门外,继光可随我前往拜见。
噔噔噔,随着脚步声,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闯进了院子。人群中,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铁甲、外罩战袍的将军,大步走进来。这人沉着脸,威严的目光四下扫视。
徐文长赶紧给介绍:继光,这位就是登州卫指挥使丁大人。
戚继光一听,这是顶头上司。连忙收刀行礼,卑职参见大人。在下名叫戚继光,是兵部刚任命的登州卫指挥佥事。说完取出任命文书,双手递上去。
丁邦彦接过来看了两眼,戚佥事很年轻嘛。把文书还给戚继光,抬头又问:哪位是京城来的李大人?问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看向了李超。
李超知道说的是自己,走过来抱拳拱手,丁指挥,末将便是锦衣千户李超。
丁邦彦赶紧还礼,原来是李将军大驾光临,某是登州卫指挥使丁邦彦。李将军一路辛苦。
按说明朝的千户只是五品官,卫指挥使是正三品的武将,比千户高了好几级。但人家是京城来的锦衣卫千户,自然不同于登州卫的千户官。
丁大人,戚佥事的母亲尚被歹人挟持,请大人帮助救人。
丁邦彦扭脸看向了戚小明。这时候,戚小明的刀还在王氏脖子上架着呢。一见丁邦彦目光不善,他赶紧把刀拿开。挤出个笑脸,大人,这是误会。
拿下!丁邦彦根本不接他的话,一挥手,几个当兵的如狼似虎一样扑过去。上头来个嘴巴、下头狠踹几脚,拧胳膊把人捆上了。当兵的抬着手脚,像抬猪一样,把戚小明抬了过来。
丁邦彦连正眼都不看他,只是对着李超赔笑,李将军,如果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不如请到都司官衙一坐。我那里还有几斤上好的茶叶,请李将军品尝。
李超有点儿为难,戚继光看出来了。李兄,你陪丁大人去官衙吧。我家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丁大人,卑职把家中琐事办完之后,立刻去官衙向大人报道。
继光,别忘了救继美!王氏获得了自由,立刻提醒戚继光,别忘了还有你兄弟。
李超也听见了,继光,我陪你去救继美吧。
不用。李兄还是和丁大人先去官衙。救继美,有我和杨文就足够了。
丁邦彦也好奇地打听,继美是谁?他怎么了?为什么需要去救?
回大人,继美是我二弟。被他,我的二堂叔、戚小明的爹戚思仁,卖给了一个外乡人。买家带着继美走了大约有半个时辰。戚继光向丁邦彦简要的说明情况。
丁邦彦一摆手,拿下!把这父子二人押进卫所地牢,严加审讯!继光,你要带多少人去救你兄弟?
多谢大人关照!戚继光抱拳,追一个外乡人贩子,还用不着带军队。卑职和我的好朋友杨文,有我们两个人就足够!继光着急救人,要先行一步。
等一下!丁邦彦从口袋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牌子,一面雕刻着令,一面雕刻了牌。这令牌给你。拿着它,登州任你通行!
这就是最高权限的通行证了。戚继光接过令牌,再次表示了感谢。和母亲告辞,和李超、丁邦彦告辞,又交代徐文长帮着照应家里的事务。他带着杨文到了外头,翻身上马,出西门就追下去了。
驾!驾!戚继光催马疾行。既怕马跑得慢,追不上兄弟继美;又怕马跑得太快,把人错过去了。跑着跑着,看见路边有个摆地摊卖茶水鸡蛋的。
戚继光停住马向人家打听:请问大娘,你有没有看见一个人,带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从这里走过去了?
卖茶鸡蛋的大娘摇头,没看见。戚继光往前又走了三四里,向一个抗着锄头种田归来的汉子打听。
这汉子的回答让他一阵惊喜,之前看见个老汉牵着头驴,上头坐个那么大的孩子。往那边走,差不多有一盏茶的时间了。
多谢相告!戚继光抱拳表示感谢,催马向前急追。前面出现一头毛驴,背上坐个人,旁边还有一位步行牵驴的。看着像是姓张的庆阳人和戚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