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觉察到了她的沉默,了然的笑笑,没再说什么。

周瑾玉有点难受,她急忙开口:您知道吗?我上学的时候最喜欢您的那首《春望》了。

我现在还记得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实当时喜欢的不是这首诗的意义,而是喜欢那其中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中二时期总是拿来自伤。

其实这首诗联系到杜甫所处的安史之乱的背景,让人有种惊心动魄的震撼。

杜甫似恍然似惊讶,最后眼睛微湿。

秦朝。

嬴政不解:怎么后世很喜欢诗,周姑娘他们后世上学都要学诗?我大秦就没有诗和赋流传下来?

李斯上前一步:陛下,臣建议不如把我大秦优秀的诗和赋都收录在册,以流传后世?

可!你立即去办。

是,陛下。李斯压下心头的兴奋,除了他的小篆书法作品,他也要留下好的诗和赋,要好到能上什么课本的!

汉代。

刘邦看到明显着急安慰杜甫的周瑾玉,难得没跳起来,而是静静思考:所以后世人是怎么评价一个前朝的人的?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对,刚刚还说了贾谊,也是文章写得好入选了后世人学习的课本,那还是其他的什么?

我刘邦乃大汉的开国皇帝,后世人都以汉为民族,那么我这个开国皇帝有没有入选课本呢?

汉武帝时期。

刘彻转向主父偃:爱卿啊,难道我堂堂大汉连个写得好诗的人都没有吗?你看看,尽是什么唐,什么宋!怎么就没有汉呢?哦,有个贾谊。但是不行啊!我大汉怎么能只有这一个人呢?不够!

主父偃有些无语:陛下,这才第五个人呢,后面还会有我大汉的人才的。HtΤΡs://m.GaИQīИG五.cοΜ

三国时期。

蜀国。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喃喃念着这两句诗,刘备再次潸然泪下。

大哥,我们定能重新光复汉室!关羽一旁安慰道。

是啊,大哥,二哥说得对!张飞附和。

诸葛亮眉间则带着一股忧虑。

魏国。

曹操慢条斯理地拔出佩剑,喝道:好诗!

但是国破山河在不会发生我魏国里!

东吴。

周瑜一边饮酒一边念着天幕上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孙权一旁看着天幕不知在想什么。

晋朝。

司马炎有些着急,怎么一个我晋朝的人都没有?难道我晋代一个人才都没有?不可能吧。

隋朝。

不知这个唐是什么时候的朝代?前面那个颜真卿也是唐的,这个唐倒是人才出众啊!杨坚对独孤皇后道。

陛下不急,我朝的人才还没出现呢。

杨坚不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