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再次抬头。
十有八九的人都疑惑地看着刘嘉。
有人已经悄悄皱起眉头。
咋回事儿?这事情难道不算完?
张大喇叭做得的确有些过分,可已经跪下了,怎么刘嘉还有话说?
刘嘉该不会不依不饶吧,那这张大喇叭可惨了。
有人开始小声地嘀咕。
也有人悄悄摇头。
刘玉田皱起眉头,这个时候真想把刘嘉拽回家去。
事儿已经出了,自己也知道,儿子心里肯定憋着一股子的火。
可得饶人处且饶人,总不能一直揪着这件事情不放。
如果真是这样,那作为一个男人就有些没度量了。
张桂兰挤到刘玉田的身边,小声地问:他爹,三子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刘玉田没吱声,眉头皱得更紧了。
刘嘉来到正中间,老张急忙拽着张大喇叭往后挪。
看了一下面前的人,刘嘉郑重地开口。
趁着大伙都在,我想说几句,村北的竹林已经被我包下来了,编篮子也是真事儿,这我也不藏着掖着。
我们编的篮子是拿出去卖的,现在手底下编篮子的人也不多,所以没有公开招人。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试一下进度,刚才张翠花说钱都让我们偷摸赚了,这是没有的事儿。
等到业务稳定了,大家手里如果有时间,都可以来我这里编篮子,工钱一律平等,肯定不拖欠。
一开始的时候,人群里头没有任何动静,刚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人鼓起掌来。
王立秋带头高喊:看到了没有,刘嘉才不是小心眼的人!
没错,刘嘉这孩子实诚着呢!
编篮子就能挣外快了,还能补贴家用?
真不错,三子,你可得快点发展业务,快点稳定下来啊!
这可是好事儿,这事儿应该多办!
随着大伙的讨论,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人群当中,刘玉田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刚才,刘玉田还真替刘嘉捏了一把汗。
现在在看刘嘉,刘玉田突然觉得儿子长大了,真能独挡一面了!
看到眼前这幅情形,周丰收转头看向周彩霞。
把缸子给我拿过来,我喝口水。
周彩霞笑着递过糖瓷缸子,周丰收一口气喝下去了一大半。
今天的事情虽然有些曲折,可真解气!
没想到,刘嘉这小子能把事情玩得这么转,真挺能耐的!
看到人们议论都差不多了,周丰收才开口说话。
行了,折腾了半天,大伙也累了,都回去休息吧,等到刘嘉这边有信的时候,我会在大喇叭上喊的,大伙儿注意等消息。
周丰收的话让社员静下心来。
接着,人们一边说一边议论,三三两两的都走了。
刘嘉转头再望张大喇叭,哪里还有人影?
三哥,那张大喇叭肯定是趁着人多溜走了,瞧她那没羞没臊的样子,真丢人!
周彩霞撇撇嘴,紧接着又翻了个白眼儿。
刘嘉摇摇头。
走就走吧,没有什么好说的。
眼下,自己可没有心思去跟张大喇叭较真,三天以后又是交篮子的时间,手里的事情还多着呢!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慢,可是,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放在哪里都不差!
刘嘉感慨地说了一句。
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周彩霞听。
周彩霞直接懵了,瞪着眼睛看了刘嘉半天,终于磕磕绊绊地憋出一句。
三哥,你头高考,复习了多少文化知识啊?说出话来咋这么有水平?
刘嘉缓过神,咧嘴一笑。
想听吗?
嗯。
不说了!
丢下这句,刘嘉转身离开。
周彩霞一脸痴迷,半天没缓过神……
回到家,刘嘉发现一家子都在等自己。
刘玉田跟前,已经有一撮烟灰,刘建业也在凳子上端端正正地坐着。
一向闲不住的张桂兰,这个时候也能看着自己。
咋啦,怎么都不进屋休息?
刘嘉话音刚落,刘建业紧接着接上话茬。
等你老半天了,三子,你过来一下,咱们念叨念叨。
刘嘉笑笑。
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要说的肯定是刚才发生的事情。
随手拿过来一个板凳,刘嘉坐在刘玉田的跟前。
这样一来,刘玉田坐在中间,两个儿子一边做一个。
刘玉田转过身看着刘嘉。
三子,你跟我说,到底是咋回事儿?你什么时候签的那个证明?
就是啊,你咋什么都不跟家里说呢?刚才我们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张大喇叭是啥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可把我担心坏了。
想起刚才的事,刘建业再一次皱起眉头来。
平常好几个人都说不过张大喇叭的一张嘴去,况且,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瞅着,刘嘉能够把张大喇叭怼得像歪脖子鸡一样,可真出乎大家的意料。
听他们这么说,张桂兰也伸着脑袋朝这边看过来。
我当时什么大事儿,原来就是这个?我早就想着把村北的竹林给承包了,现在也稳定了合作社的业务,该办的手续就办一下呗。
刘嘉说得无比自然,就像平常的时候唠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