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85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当然。

这么做也有个坏处。

那就是从名义上来讲,咱们北凉仍旧是大盛朝臣。

这一点。

陈三石自然清楚。

但这是对方的阳谋。

不利用晋王的旗号,就要无休止的拉锯下去。

陈三石之所以不愿意拖延,担心皇帝筑基只是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还是邙山祖脉。

祖脉复苏,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陈三石不确定,天水洲的修士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通过祖脉大规模涌入,一旦他们这样做,就是更大的麻烦,会威胁到所有人的安全。

包括晋王他们背后的寻仙楼和归元门,也都是需要提防的存在。

不出所料。

许文才派出去招降的人马,绝大部分都悻悻而归,许多城池的守将、甚至城内的文官,都不肯低头归顺,大盛有忠臣,不肯降陈,哪怕是文官,对于后方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于是。

合兵便成为最好的策略。

隆庆七十七年七月。

北凉大军和晋王新廷合兵一处。

同年八月。

晋王曹焕拿着假的即位诏书,在收复不久的凌州紫薇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天告祖,登基称帝,建元正统,是为正统元年。

朕蒙天佑,承皇祖之大业,继天地之正统,今登基为帝,顺天命而治,理四方于一统。朕深知治国安邦之责,必以仁德为怀,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怀柔远人,纳贤达士,力求百姓安康,天下太平。

凡我臣民……天下黎民,安分守己,勤于耕织,休养生息,待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时,朕当与尔等共庆升平盛世。

天下大乱之际。

在东部紫薇山之上,举办着一场浩浩荡荡的封禅大典。

最终,在养心殿内,进行新朝的第一次朝会。

此次朝会的内容,主要是对各个官员进行任命。

一身龙袍的曹焕端坐在龙椅之上。

在他的身侧,一名太监高声宣读着新朝的官员。

明青锋,任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职。

房青云,任文华殿大学士,加封为楚国公,兼任内阁次辅、都察院左都御史,暂任玉陆州巡抚,监察诸军事。

简师传,任建极殿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职……

……

从内阁到锦衣卫,甚至就连司礼监都在当天正式任命完毕,可谓是机构完善,显然筹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最终,便是白袍的宣任。

北凉王陈三石,于危难之中响应陛下起兵,实乃大盛之忠良,江山社稷之砥柱。

特此,任督师府督师职,此次战事,都督十二州中外诸军事,持假黄钺,加太师,录上书事,官拜特进光禄大夫,所有官爵世袭罔替。

另,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封地凉州,食邑万户!

在大盛朝。

太师为三公之首,按照礼法,就算是皇帝也要对其礼让三分,放在以往,基本上都是已经隐退朝廷的老臣才能得此加封。

但此时此刻,却出现在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身上。

不仅如此,还……

都督十二州中外诸军事,虽然只是战时,但也基本上相当于是节制天下兵马,这是何等的权力?!

假黄钺、假钺、假节钺。

则是大盛朝对于权力的下放,其中以假黄钺最为高贵,不仅仅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将士,必要时刻也可以随机应变,改变战略安排,几乎等同于君主。

最后的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更是大盛朝前所未有之殊荣,尤其是陈三石当今的境界,要是刨开天水洲的修士们不算,可以说是当世武道……

第一人!

不仅仅对其不设防,反而剑履上殿,可谓是对其信任到极致。

然而……

这还没完!

在宣读完对文武百官的任命之后,太监又拿起另外一道卷轴。

另!

建陈家宗庙,立社稷,追封陈家先祖!自此以后,陈家世代为我大盛朝‘诛仙神将’!

开宗庙,追封先祖!

这才是真正的……

位极人臣!

这意味着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