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炎喜道:右相是说河北之战仍有变数?
河北之战当然存在变数,而且变数极大!元载幽幽说道,太宗皇帝还是秦王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在河北也是迭遭败绩,最后还是太子李建成施以怀柔笼络之策,这才勉强安抚住河北士族。
顿了顿,元载又道:王臣再是骁勇善战,还能比秦王更骁勇善战?安西军再强悍,还能比玄甲军更加的强悍?秦王和麾下玄甲军都解决不了河北士族,王臣和安西军何德何能?纵然最后解决了河北士族,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我们仍还有机会?杨炎低声问道。
是的,我们仍还有机会。元载重重点头,无论如何,王臣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岁,这个年纪最容易热血上头大开杀戒。
……
东宫明德殿。
即便在东宫,李适依然不得片刻的歇息。
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对着董休耳语几句。
董休当即走到正跟杨绾议事的李适面前,说道:太子,杨炎、崔昭及卓英倩等又去怀仁坊右相府邸了。
去就去吧。李适哂然说道,他们毕竟是右相提拔的。
董休斟酌了又斟酌,还是说道:太子,要不要现在抓人?
董休的意思,就是直接把元载、杨炎还有崔昭等人抓起来。
至于证据什么的,只要抓了人,还怕拿不到想到的证据?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儿时偷窥隔壁王寡妇洗澡的事情都得供出来。
不用。李适却哂然一笑说,右相其实也没什么坏心。
听到这,不只董休,连一边的杨绾也怀疑耳朵出现幻听。
摇摇头,李适又道:右相以为他是李林甫,孰不知他其实连李辅国、程元振和鱼朝恩之流都不如,不用理他。
太子说不用理他?董休闻竟言有些失神。
回想起他刚以枢密使的身份进入政事堂之时,太子在元载的面前可是如履薄冰,这才短短不到五年,太子竟然已经不再将元载放在眼里?
不知不觉间,太子竟然已经成长到了今天这般地步?
没错,不用理他。李适道,眼下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顿了顿,李适又道:更何况,有元载这样的人在朝也有好处,至少可以从反面提醒我们在哪些方面仍有疏漏。
杨绾忍不住说了句:太子就不怕他坏了大事?
杨卿勿忧,右相坏不了大事。李适洒然一笑,又道,而只会像御史孜孜不倦的给朝中百官挑错一样,挑出我们的疏漏。
御史能有什么错呢?清正风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