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宣府城内不光有以杨通为首的叛军,同时也有很多依旧效忠于大明,效忠于陛下的将士。
这次我们能这么快就顺利攻进宣府,城内那些顶着杨通的压力,给我们开城门的士兵们,功不可没!
其中他们的一位组织者,当记首功!
朱祐樘好奇地问道:哦?是谁?
回陛下,此人名叫王春,是宣府的一位百户。
听到王春这个名字,汪直表情微微动容,不留痕迹地看了一眼徐昌。
朱祐樘点了点头:此人该赏,而且应该大赏特赏。
徐昌飞快地看了一眼朱祐樘的脸色,斟酌着说道。
启禀陛下,王春说他不要赏赐,只希望能向陛下进言两句。
陛下,王春就在门外候着呢,您看……
朱祐樘笑了笑:行,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
徐昌松了口气,快步走出房间。
片刻后,他又带着王春走了进来。
宣府百户王春,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春异常激动,低着头走进房间,不敢直视朱祐樘。
听到王春的声音,汪直转过身来,看了一眼王春。
可就是这一眼,便让汪直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朱祐樘对王春点了点头:起来吧,你有什么话想对朕说?
谢陛下。
王春这才从地上起身,看向朱祐樘。
陛下,我……汪叔叔!
王春话说到一半,突然看到一边的汪直,心中极度震惊,忍不住叫出声来。
汪直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是我,好久不见了,贤侄。
朱祐樘看着两人,挑了挑眉:你俩认识?
汪直连忙拱手,向朱祐樘解释道:回陛下,此人王春,正是王越的长子。
当年微臣和王越,在威宁海与鞑靼亦思马因作战时,王春和他的弟弟王时,便随我们一同出征。
他们亲手杀死了十几名鞑靼人,立下了不小的军功,被先帝擢升为了锦衣卫指挥佥事。
只是七年前王越被夺爵除名,谪居安陆后,他的两个儿子王春和王时,也都被削籍,贬到边镇戍边来了。
只是微臣也没想到,竟然能在宣府遇到故人之后。
而且他还再次立下军功,真是造化弄人啊。
听完汪直的介绍,朱祐樘不由得多看了王春两眼。
原来是这样,朕知道了。
都说虎父无犬子,王越忠心耿耿,军功卓越。
他的儿子王春,同样对大明一片忠心,还屡次立下军功,是一个可造之才。
朱祐樘心中,已经起了惜才之心。
王春看汪直,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汪叔叔当年与我父亲一同被贬,如今汪叔叔已经沉冤昭雪,被陛下重新起复。
可怜我父亲仍然谪居安陆,空有报国之心,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却无报国之门!
陛下!家父王越对大明忠心耿耿,他是被人冤枉的,求陛下明察啊!
王春说着,又跪在了朱祐樘的面前,不停地磕头。
朱祐樘轻轻一笑:行了,不用磕了。
陛下?!
王春愕然地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期待地看向朱祐樘。
汪直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微笑:贤侄,你还不知道吧?
陛下前不久已经重新起复王越了,还任他为西南总督,率十二万大军,前去征讨安南。
啊?!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春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激动地对着朱祐樘叩首谢恩。
谢陛下隆恩!
朱祐樘摆了摆手:你想说的就是这事?
起来吧,这事不算,之后朕还会奖赏你的。
谢陛下!
王春起身后,朱祐樘又问道:那么在你们开启城门,迎徐昌他们进城之前,宣府内又是什么情况?
为何始终无人,为朕开门?
王春犹豫了一下,最后下定决定,咬牙闭眼地说道:杨通他……他……
他说陛下您被瓦剌人俘虏了,是被瓦剌人逼迫着来宣府叫门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开门,将宣府让给瓦剌人。
他还说……还说……还说陛下已经私下和他有过联系,陛下特意叮嘱他不要开门。
因为……因为陛下已经成了第二个叫门天子了……
放肆!
朱祐樘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到身边的桌案上,将桌案上的茶杯,都震到了地上。
茶杯发出清脆的响声,洒了一地的茶水。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变色,纷纷跪在了朱祐樘的面前。
陛下息怒!
/book/180092/520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