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重行《御制大诰》!(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那就重新用《御制大诰》来杀!

正好,就以王氏兄弟这个例子入手,重新推行《御制大诰》!

朱祐樘看着手中的《御制大诰》,眼中精芒闪过。

……

朱祐樘拿着手中的《御制大诰》,回了乾清宫,又让尚膳监送些膳食来。

用完膳,朱祐樘正准备就寝,突然有司礼监的小太监来报:皇爷,西厂厂督汪直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

很快,汪直便满脸严肃地走进乾清宫。

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朱祐樘目光一凝:发生什么事了?

回陛下,崇善伯王清受不住刑,已经死在西厂大狱里了。

这是瑞安伯王源,写下的认罪书。

汪直说着,将手中的密信,献给了朱祐樘。

一位伯爵,因为受刑而死在西厂大狱,这本应是一件影响力很恶劣的事情。

但是这点小事,对朱祐樘来说,还没放在心上。

朱祐樘原本提起的心,又重新放下,有些无奈地笑笑:朕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只是死了个王清而已。

虽然王氏三兄只剩下一个王源了,但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朱祐樘接过密信,展开看完后,冷笑了一声:三十万亩地,王氏兄弟真是好大的胃口。

汪直又报:启禀陛下,覃鲁来信说,这几天他们在顺天府周围,发现很多无主的良田。

特别是顺天府到津门卫这片区域,昌平,怀柔,密云,通州,永清,武清,西青这些地方,被抛弃的良田最多。

这些良田原本都属于一些员外郎,但这些员外郎现在全都跑了,地现在属于无主之地,其面积接近一百万亩。

朱祐樘微微皱眉:无故抛弃良田?

莫非这些田地,也是那些官员们强行侵占的良田?

现在见王氏兄弟下狱了,就赶紧抛田保命?

微臣不知。汪直回道:这些良田的主人,也就是那些员外郎,有些是最近跑的,有些已经跑了好几个月了。

现在西厂正在组织人手抓捕,等抓到这些逃跑的员外郎,就能弄清楚这些田是什么来历了。

朱祐樘点了点头:好,尽快调查清楚抛田一事。

是,陛下。

对了,你明天上朝的时候,把王源和张海押到朝堂上来,当众宣判他的罪行。

朱祐樘将手中的密信又扔给了汪直:退下吧。

是,陛下。

汪直领命后,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宫。

……

京城。

徐溥家宅。

徐溥的书房里,内阁四位阁老,个个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徐阁老,修宪一事,到底行不行得通啊?

我们只是减轻了一些罪名的刑罚,就被陛下勒令修改。

这《问刑条例》都过不去,又如何修得出来《大明会典》呢?

而且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会典》,陛下他会遵守吗?

谢迁心里已经在打退堂鼓了,并且他从心里认为,在朱祐樘这种暴君的眼里,是没有法律这种东西的。

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会典》,朱祐樘也会掀桌子,不依法治国,直接随意处死官员。

但徐溥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的有激情。

于乔,这你恐怕就错了。

陛下对这《问刑条例》严格审阅,正好说明了陛下具有极强的法律意识。

若是对修改法律表现地轻描淡写,那才是蔑视法律条令的行为。

法律条例逐渐放宽,是大势所趋。

想想洪武年间的《御制大诰》,再看看现在的《大明律》,这已经是先辈们的一次胜利了。

我们要是能把《大明律》,变成《大明会典》,这可是能够名垂千古的美事!

此事若成,不仅关乎你我和天下官员,更关乎未来数百年的大明官员!

后世官员,能不对我们歌功颂德吗?

想到洪武年间《御制大诰》的内容,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面色发白,齐齐打了个冷颤。

洪武年间,可谓是官员最为恐惧的一段时间。

其中《御制大诰》,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凡是看过《御制大诰》的人,都不会想着在洪武年间为官。

幸好建文朝的那些文官们,及时纠正了太祖皇帝的错误,让朱允炆废掉了《御制大诰》。

这件事,让他们这些后世官员,感恩至今。

而如今,他们也是正在做着这样一件,功垂千古的伟大事业。

想到这里,三位内阁阁老,又重新充满了干劲。

/book/180092/509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