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治所部,在齐州境内的行军,很是离谱。
完全就跟打仗一样。
有前军中军后军,还有押送粮草辎重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晋王是来齐州平叛,搞得如此兴师动众。
但知道的,才明白晋王所为,到底是对齐州有多不信任。
殿下,根据传信,江夏王与税务部尚书,应该差不多与我们一同抵达齐州。
赵头儿如是说道。
李治觉得这人不错,有情有义,很是难得。
就带着身边准备培养培育,先从简单的小事做起。
那就好。
李治可不会闯虎穴哦,怎么说也要得到江夏王到山东后,调动府兵才正式进入济南。
他一个亲王,没必要那么犯险,有充足的把握与底气再说。
反正罪证在手,他也不着急。
听说齐州大族在毁掉一切物证人证。
只能说是白忙活。
烧死方潜,结果人家早就留了一手,防着他们呢。
方潜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治对他挺好奇的,竟是能算到留下后手这一步来。
方御史大义,明辨是非,度恶如仇,秉公执法……。
赵头儿说道:若没有方御史,宁氏母女怕是早就……。
李治叹道:可惜这样的忠勇之士啊。
能跟山东世家斗法,死不低头的人。
他是绝对佩服的。
面对那么大的压力,都是坚守气节。
这样的人,怎么不能让人心生敬意呢?
队伍速度不快,但距离却越来越短。
李治也陆续收到朝中,乃至于其他地方的消息。
他这次从濠州赶去齐州。
路途中并不是没有其他安排。
他及时的跟赶来的江夏王与许敬宗沟通,同时也给莱州的王敬直传去消息。
一个是告诉江夏王,山东府兵可调,但不可信。
要考虑异地调动府兵的准备。
至于常备军,那肯定是动不了一点。
又不是对外开战,怎么可能动常备军,府兵就成。
再者,许敬宗手下还有税卒可调动。
这一支力量也不可忽视。
此外,莱州的王敬直那边,也有着直属于中枢的力量。
多手准备,多方安排。
李治才能够放心。
……
十二月初九。
天有小雪。
李治终于是赶到济南,同一时间抵达的还有许敬宗,以及李道宗调动的五千精锐府兵。
王叔,哥哥可有话,要你转告我的?
李治问道。
李道宗倒是诧异,看来这亲兄弟,真是门清啊。
殿下命我告知殿下,他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李道宗想了想,补充道:圣天子也是这个态度。
要是不能让长安满意,殿下的亲王可能要被……。
他没有说话。
李治倒是听懂了。
办得好没赏。
办不好,亲王爵位不保。
他知道哥哥的为人,不是给他压力那么简单。
自己真让哥哥不满意。
是爵位真的可能被废黜。
李治露出淡淡的笑意,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他没有赵头儿与宁氏母女手中的东西,他还真倍感压力。
可现在嘛。
简直是呵呵了。
看他们怎么死。
李治道:那我就知道怎么办了。
还能怎么办。
放开手脚做事。
当两宫的态度,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那就代表着,过程中可以用任何手段,任何方式,不用在意任何口实。
王叔。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了。
你即刻命府兵,接管济南的所有城门,街道,路口。
李治见都没有见齐州官员,当即下令道:城内戒严,许进不许出。整个齐州道路设卡,严格盘查。
李道宗倒是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应了下来。
许尚书。
李治看向许敬宗,后者微微俯身。
你的事,我不便置喙。
李治道:我只是想提醒一下你,切记以自身为重。
我可不想,烧死了一个正四品上的御史中丞天使,再出现正三品有个好歹的事来。
那样,事情就算办好了,我的亲王爵位也不保。
许敬宗笑了笑,道:殿下放心。
不过,臣也想说同样的话。
正三品有好歹,亲王都担不起。
那亲王有好歹。
别说他许敬宗,江夏王也要遭重锤。
哈哈!
李治仰头大笑:山东啊山东。
这就是一把火的代价啊!
……
苏兹病了,病的不轻。
自从那把大火之后,他就郁疾在心,茶饭不思,终日郁郁寡欢,愁容满面。
他在官场中,太清楚这把火,烧死的不仅仅是御史。
更是烧掉了他整个前程未来。
一群蠢货,鼠目寸光之辈。
该死,真的该死啊。
我为什么要来齐州,为什么啊。
苏兹神神叨叨的念着,精神似乎都不正常了。
明公!
晋王殿下抵达齐州,江夏王,税务部尚书也抵达。
府兵接管了济南城所有事务,已经戒严了……。
主薄战战兢兢的说道。
什么?
晋王他们到了?怎么没有事前通知?
苏兹好像回神了,变得正常起来,追问道:现在在何处?
晋王带着人,在州台废墟。
走,马上过去。
州台废墟,一片焦土。
一把火全部烧没了。
什么样的走水,能把一个州台的所有房屋烧完的。
李治走在废墟之中,不由发出轻蔑的冷笑来。
简直是欲盖弥彰,自欺欺人!
在原来州台大门处,如今的废墟边上。
赵头儿与宁氏母女跪在地上,不断哭喊流泪着。
周遭都是李治所部的府兵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