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恪坐在李承乾的身后。
李泰坐在他身后,李泰之后是李佑等亲王。
他们这些亲王,并没有在朝班之中,是挨着李承乾的席位,依次呈梯形状,往后延伸,各自向后一点距离,凸显前一个人的座位。
在他们最后是大唐的公主们,她们列席旁听。
不用说话,也不用有什么举动。
在大朝议时,本身坐在太极殿上,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
我们不说什么,但我们却代表着公主这个群体。
你们说什么,讲什么,我们都听着呢。
好好的掂量着,不要信口雌黄,张口就来。
这是李世民给公主们的特殊待遇,李承乾对此是自无不可。
他不是在提高女子的地位,大唐时期的女子地位,本来就不低。
用不着他来提高。
大唐女子就好像唐朝士子一样,敢怒敢言。
要等到带宋后,女子跟士子的含金量急剧下降。
朝廷百官对此只能是视而不见,还能怎么办?
都开头了。
谁要敢说公主们在大朝议列席不合适的。
你看在一群大臣中,坐着的正三品,掌管大唐帝国银行的长乐公主,会不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来自公主们的铁拳。
听着朝堂诸公,争论庙算的事情。
公主们也是低声讨论。
一个个在外面摆谱,人五人六的。
在朝廷上为了钱,争的面红耳赤。
你说丽质,怎么也争的这么凶啊。
银行还需要什么庙算,自己看着拿钱就是了呗。
这你就不懂了,有庙算,那是朝廷允许的,没有庙算,自己花银行的钱,那是触犯律法的。
我们是不是要帮丽质啊。
不用,丽质需要我们的时候,会招呼的。
吃瓜,吃瓜,你们谁带瓜子了?
没了,刚吃完,磕的可起劲了。
李恪等人不由回头,看向丹陛左侧的姑姑,妹妹们。
一个个战术仰头,大为震撼。
要你们公主列席大朝议,是让你们嗑瓜子看戏的吗?
这样的机会,多少封疆大吏都没资格进殿的。
李承乾也被惊动了,他也是与李恪他们一样,战术仰头。
然后公主们一个个不说话了,正襟危坐,认真无比,还反瞪回来。
看什么看。
没见过娘们啊。
额……!
一群亲王讪讪的收回目光。
这不是亲姑姑,就是亲妹妹的。
张牙舞爪上来,别说他们,就是太子,父皇都招架不住。
好了。
庙算就这么定下。
李世民拍板,让群臣收声。
争执了这么久,大家虽然没有拿到超出预期的庙算。
但也算是可接受的预期范围呢。
有的好超出呢。
太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李世民问道。
大家都上心起来,看太子要说什么。
没有。
李承乾摇头。
那好。
李世民道:赵国公,你继续吧。
是!
在此之前,庙算的争论时,李世民请群臣又在太极殿吃了饭的。
大家肚子很饱,继续接下来的章程。
长孙无忌开始宣布贞观二十五年到贞观三十年的规划。
在二十一条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十八条规划。
总计有三十九条规划。
都是与大唐各方面息息相关,都是未来的工作重点方向。
直到下午酉时初,‘时刻’敲响之时。
这场年末大朝议,才总算是结束。
大臣们在太极殿内,坐了近乎一天的时间。
起早之时,天都没亮,下朝之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起来。
除了如厕离开之外,就只有吃饭的时候,有短暂的休息。
不过,群臣神色是有点疲惫,但精神都还不错。
坐在权力中心,代表着整个大唐最高权威的太极殿,参与重大的决策与规划。
权力带来的滋润,有再大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撑不住这样的长时间朝议,是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天赋坐上高位的。
……
阿耶!
李厥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
李承乾双手大张,太子妃亲自为他宽衣解带。
怎么了?
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李厥说道:这大朝议开过,马上就过年了。
大哥再不回来,都赶不上宫里的除夕夜了。
李象这小子被丢到广州去了。
眼下应该是回来的路上。
太子妃瞪了他一眼,道:你阿耶才下朝,还没喝口热粥,你拿这些事情来烦他?
没点轻重缓急的。
去找你姑父。
房遗爱就站在一边,恭手听着,闻言,道:殿下,太子妃,皇孙。
刚接到的消息,象皇孙明日上午就到了。
李厥欣喜道:那就好,明日我亲自去接大哥。
李承乾摇头失笑,李厥能念着他大哥,他是很高兴的。
自己这一辈的关系,是贞观十四年后,拿出大哥的姿态,才逐渐处理好的。
他是绝对不想看到,李厥与其他同辈出现不和的现象。
……
大朝议的影响很是深远,决定未来几年大唐的风向。
事关全体大唐百姓的,几乎没有人能不受到影响。
只不过,普通百姓该干嘛干嘛,主动不了一点。
但有点能量的,却在思考未来了。
大唐帝国报刊登了大朝议内容。
长安就很是热闹,自己能不能抓到机遇不知道,但听说了解后,自己就算是有谈资不是。
作为一个地道的长安人,连这点谈资都没有,走出长安还有什么好炫耀,拿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呢?
李厥带着狄仁杰,李元婴等人,坐在亭子里。
便衣锦衣卫站在附近。
大哥不给我写信,一点都不关心我。
等会儿见到他,不要客气。
叔公抓他双手,狄仁杰勒住他脖子,我来……。
李厥跃跃而试。
狄仁杰听得脑门直跳,你认真看书学习的我揪出来,就是来给你当打手的吗?
李元婴很是兴奋,他可一直对李象这个大侄子不给他面子,耿耿于怀。
乖孙子,你放心,叔肯定帮你。
那就好。
李厥点头,道:不过叔公,你能不能别这么喊我啊。
好的孙子。
叫我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