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无忌告退后,殿内就剩下三人。
李厥蠢蠢欲动,不想待在殿内。
狄仁杰命人收拾桌案上的茶水,自己给太子添茶。
二郎,你看明白什么了吗?
李承乾这时问道。
李厥当即压下心思,道:看懂了。
说说看。
李承乾道。
狄仁杰跪坐在一旁,做好倾听姿势,太子这是要教导皇孙,自己也能跟着免费蹭课学习。
李厥挠了挠头,道:怎么说呢。
孩儿有点不好形容,但明白那个道理。
李承乾笑道:那你大致说说,反正今天时间不急。
对了怀英,东宫的奏本,都送到尚书省去。
狄仁杰应声道:学生明白。
李承乾看向李厥,等着他的下文。
李厥想了想,道:阿耶用尚书丞相之位,让舅公去做事。
但舅公要做好,做漂亮,才能坐上丞相大位。
好像舅公没得选,我知道舅公一直都想位极人臣的。
狄仁杰有些错愕,李承乾也有点惊讶,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与裴先生交谈的时候,提及过。李厥笑了笑,道:舅公是外戚,历来的外戚谁不是位高权重的。
舅公有这样的心思,其实也好猜。
阿耶,你把舅公牵着鼻子走。
李承乾仰头大笑,眉宇之间,充满欣慰。
你能看懂就好。
上位者的选择很多,有主导方向的绝对优势。
他教导道:底下的人想要实现自己的升迁与跨越,就需要顺从上位者的心思,付出更多的代价来,让上位者满意。
李厥重重的点头,道:阿耶,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
李承乾道:你要明白,你的承诺,是全天下最贵重的。
不可轻易许,许下之后,就要兑现。
否则会失信于人,承诺的份量,会大打折扣。
李厥举手,道:那阿耶,你对舅公的许诺,会兑现吗?
那就看,他们到底做的好与不好了。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让我,让陛下满不满意了。
处置范阳卢氏,还不能满意吗?李厥好奇的问道。
在他看来,就是条件。
这才哪里到哪里啊。李承乾耐心的说道:尚书省变革,他们要不要推动?
想要坐上丞相,副相的位置,指望着我与你阿翁吗?
他们自己也要出最大一份力。
还有,英烈遗孀受辱案,整个大唐上百万的将士,可都等着一份满意的结果。
他们不让大唐将士心安,陛下就不会满意。
这些事情,都是一环接一环的。
李厥不知道,看不透是正常的。
尚书省变革是那么好吃的一块权力蛋糕?
想多了。
李世民与李承乾商议的结果,是要让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准丞相、准副相等人,把能办的事情办了,不能办的事情也办了。
办完了,办好了,他们才能去掉‘准,如愿以偿。
驭人之道,便是如此。
上位者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那还谈什么上位者。
哪有精力去执行关注具体的事务啊。
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李厥有些懊恼,道:多谢阿耶教诲。
嗯。
你多与怀英交流,不懂的也可以多问问他。
孩儿明白!
……
长孙无忌回到府邸,心头的激荡还是没有能够平复下来。
不是他养气功夫不到家,属实是太子给他的惊喜太大了。
撩动他心底最深处的心弦与野望。
梦寐以求的人臣大位,就在眼前。
怎么可能忍得住。
只是……。
哎。
哪里又是那么简单的呢。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暗暗想着。
好在事情,高明提前安排好了,他不是一人,而是还有其他人配合。
就是不知道,这副相会是哪些人。
萧瑀是一个,崔敦礼是一个,杨师道也是,那还有五个啊。
他想了想,明日才去尚书省,正好这时间,可以去舅父谈谈。
也好释放一下心头的情绪。
却不想,刚出门不久,就见到河间郡王的车架,朝着卢国公府去。
本来朝中大臣住的宅邸,都是在这一片临近两宫的区域。
相互之间也隔的不算太远。
长孙无忌看到后,颇为诧异。
程知节还没被解禁?
他暗自想着,来到高士廉府邸。
高士廉正在家中等他。
我就知道你要来。
专程推了翰林院的事务,在家等你。
高士廉笑道:怎么,跟高明谈的如何?
高明许我丞相大位。长孙无忌也不隐瞒,直接了当的说道。
嗯?
高士廉一惊,你仔细说说。
听完外甥的话,他才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古之丞相呢。
原来是尚书省变革,尚书令更名为丞相罢了。
那你们要做的可就多了。高士廉道。
我就是知道,才来找舅父谈谈。
谈吧,我也好给你出出主意。
……
卢国公府。
书房。
程知节本来想在正堂与河间郡王谈的,但李孝恭却让他去书房。
这样的提议,让程知节有点心慌。
最近还好吧?
李孝恭语气温和,让程知节更加发毛。
天天待在府邸,闲的淡出鸟来了。
程知节想大大咧咧的说话,但说了没几句,叹息道:郡王,能让你亲自来,肯定是有要事与我说。
还请郡王直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