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道宗这边处理的游刃有余,他既是能真的杀,也能把人给吓唬住。
毕竟,他可权衡的自由度很高。
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完全没有他这样的身份地位。
等到李道宗处理好长清县,其他地方消息传来。
就有两地发生流血冲突,府兵真的执行平叛的命令。
废物。
李道宗破口大骂,全部着甲,还出现伤亡。
我看府兵真的懈怠操练,把自己当农夫了不成?
身为府兵大都督,掌管天下几十万府兵的操练。
却面对一群刁民,竟出现这等伤亡事情来。
简直是把他的脸给丢大发了。
王叔,你要往好的想,大环境下,军队思想是‘忠君爱民’,他们面对一些百姓,有些束手束脚是正常的。
李治倒是看的开,道:好在只有几人而已,没有那么严重。
只是没想到,那些家族竟然藏着甲胄强弩。
混迹在其中,出现意外也无法预料不是。
两县的流血冲突,就是卢家与郑家带的头。
尤其是卢家最为严重,比郑家那边要剧烈的多。
我该去卢家那边的。李道宗道。
你不能去。
李治随口说道,李道宗一怔,马上就想到什么。
他去卢家那边,就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但这是晋王想要的嘛?
又或者是长安想要的?
王敬直也到了。
王叔,官府这边差不多。
该轮到那些家族了。
李治伸了个懒腰,道:名单你手上都有。
全部抓起来吧。
好!
王敬直到来后,李治的动作就快了许多。
以齐州为中心,辐射数州范围内,府兵出动,将名单上的家族的嫡系子弟全部抓拿。憾綪箼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让整个河南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无数家族在瑟瑟发抖,生怕某一天府兵上门,将全家给抓走。
今年春节,又不能在长安过了。
李治幽幽一叹,大朝议也该结束了吧。
贞观二十四年来了啊,这一年,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他继续埋首写奏本。
要将齐州这边的进展,禀告长安。
殿下,你看看这个。
李道宗快步走入房内,将一则大唐帝国报递给了李治。
李治一看大惊。
圣天子春节视察禁军,就禁军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禁军将士对齐州英烈遗孀宁氏母女遭遇,深表关切与担忧,圣天子作出重要指示,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位英烈遗孀遭受不公待遇,绝不会让英灵寒心……。
李治颤抖着手,这个问题大了。
太大了。
今年总算是爆发出来。
春节之时,头版头条刊登。
透露的信号可太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唐军队的全体将士,都在盯着这宁氏母女这一事件。
若是不能对宁氏母女有个妥善满意的安排。
让全体将士看到公道。
那动摇的可是整个英烈体系。
圣天子绝对不会允许这一体系,受到任何质疑的。
查!
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去查。
不论是谁,一律查到底。
李治沉声道:不要在意任何影响,顾不得那么多了。
王叔。
这次我们不能做好,别说我的亲王爵位不保,恐怕你也难以过关了。
李道宗为何这么火急火燎。
当然也是看明白了。
禁军将士这么关注,那其他常备军呢?
细思极恐!
……
长安。
李承乾有点疲惫。
今年大朝议,许多大臣都缺席了。
担子都落在他身上。
李世民政事不管,放权给他。
自己是给李世民全程打过了。
李承乾撑着额头,揉着太阳穴,舒缓神经。
事情还没结束,他就只能是自己扛着。
如今又闹出禁军的事情来。
朝野都在震动,尤其是李世民,更是在对禁军郑重表态后,回到太极宫就大发雷霆。
军心威望,可是李世民的命根子啊。
出现这样的波动与质疑,影响战斗力是其次,最主要是对李世民的军心威望带来打击。
殿下。
狄仁杰这时快步进来,见到太子疲倦之色,他很是忧心。
崔司郎来了。
请他进来吧。
是!
崔敦礼小心谨慎的步入殿内,时隔两个多月,他总算是走出自家的府邸。
大朝议都没让他参与,当时可怕他吓坏。
还以为这辈子的前途,就这么终结了。
臣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
李承乾打起精神道:坐吧。
谢殿下恩典。
崔敦礼恭敬规矩的坐正身体,表情很是恭敬严肃。
今日叫你来,孤就开门见山的说了。
李承乾道:齐州一案,晋王已经给朝廷反馈了。
大致查清楚,也在收尾。
只不过,如何处置,朝廷还在商讨之中。
崔敦礼当即道:殿下,我崔氏绝对没有……。
李承乾摆手打断,道:孤知道,只是你崔氏有远支涉及其中。
你崔氏就有难以逃过的罪责。
崔敦礼沉默,心里头很是痛恨,一个远支犯下这等祸事,把主支嫡脉给连累了。
臣甘愿受罚。崔敦礼只好表态道。
李承乾不置可否,在桌案的奏本堆里,拿出一道来,狄仁杰上前接过,快速转交给崔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