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死。
谁干的?
李义府又惊又怒。
朝廷上下都传遍了,他李义府贪污受贿,操控民意。
这随便一个罪名,都足够让他人头落地的。
眼下,朝廷还没有行动,但肯定已经在暗中调查了。
一旦罪名坐实,他将万劫不复。
他在脑海思索,到底是谁在报复。
这种举报,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预谋的必然发生。
也就是对方有备而来,甚至是暗中一直盯着他。
到底是谁?
谁要他死?
李义府!
东宫来人传令,让他即刻前往东宫。
臣领教令!
李义府离开新闻总司,看到昔日的下属们,神色很是难明之色。
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摇头叹息的,更有高高挂起的。
他冷脸无视,最快速度前往东宫。
臣新闻总司司郎李义府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坐在桌案后,看着奏本却并没有理会他。
跪在地上的李义府,在这寒冬腊月的时节,额头冒出细密的冷汗来,滴答滴答在地,却不敢擦拭。
狄仁杰恭手束立在一旁,目不斜视,也当李义府不存在。
殿内的气氛,很是凝重压抑。
李义府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竭力控制自己的呼吸声。
只有太子翻阅奏本,落笔写字的动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
李义府的双腿失去知觉,浑身都在颤抖之际,他终于听到天籁之音。
御史台接到的举报,说你在新闻总司的几年时间内,贪污数千万钱,威胁报纸,要他们写赞美你的文章,以此获得名声。
是不是?
李承乾道:你只有一次机会,想好了回答孤。
殿下,臣有罪!
李义府在太子话音落下,当即表示道。
他这么干净利落,反而让李承乾有点意外。
不狡辩?
李义府低头道:臣不敢欺瞒殿下,臣一时鬼迷心窍,利益熏心,才做出此等糊涂愚蠢之事。
辜负殿下厚望,臣万死莫赎。
狄仁杰怒声道:李义府,太子如此器重你,委以重任,你就是这样报答殿下的?
为博名声,连威胁之事都做得出来。
还伸手威逼要贿赂……。
李义府急忙道:殿下,臣绝对没有威逼要收钱。
是他们主动给我的。
狄仁杰道:给你就要收吗?
当时,他们并没有要求我做什么,只是在新闻总司的规定范围内,给他们行个方便。李义府解释道:臣想着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也没有违反规定,所以就……。
他膝行了几步,喊道:殿下,臣绝对没有威逼啊。
臣不是不想拒收,但居长安,大不易。
迎来送往,人情世故,都是需要钱,臣鬼迷心窍,一时糊涂才酿成此等大错。
李义府知道,如今能保他的,只有太子。
他要是还有所隐瞒,让太子厌恶,绝对没有转圜的余地。
如今,只能是豁出去,在太子面前表明自己的心迹。
要不然,算计他的人,会让他死无葬生之地的。
谁给送钱了?
李承乾问道。
有崔氏卢氏,还有其他大族,萧氏,霍氏也有……。李义府道。
名声文章呢?
是臣所为,臣想积攒名望,能得到殿下,陛下的青睐,更受重用……。
李承乾看向李义府,跟看蠢货一样。
简直跟当初弘化坑了他如出一辙。
有人算计他都还不知道。
事到如今,才醒悟过来,大祸临头。
不过,也能说得通,李义府身居新闻总司负责人之位,权柄不小,一时间膨胀,面对诱惑没有防备,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他没料到,背靠东宫这个大树,竟是有人会如此精心暗算他。
迷失方向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刻意营造出迷失方向是没问题的。
钱,你悉数交给东宫。
事,你自己向陛下请罪。
如何处置你,由陛下定夺!
李承乾冷声道:滚吧!
多谢殿下恩典。
李义府连跪带爬离开,狄仁杰望着他消失不见后,才收回目光,不忿的说道:殿下,学生不明白,为何饶过李义府。
他明显违反律法,应该严惩,明正典刑才是。
李承乾冷淡的表情融化,摇头露出笑容,怀英。
有些时候,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
狄仁杰道:学生不解!
你啊,还有年轻人的血性与菱角。
李承乾道:只看对错,却不知利益为重。
这次是举报李义府那么简单吗?
他面露冷意,道:是冲着我来的!
狄仁杰洗耳恭听,没有插嘴。
李义府是我给抬上新闻总司的,不管如何,他都算是东宫的人。
打狗还要看主人。
他们打我的人,闹到御史台去,就是没给我这个太子半点面子。
李承乾哼声道:我要是连李义府都护不住,岂不是打击我的威望?
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你懂这个道理吗?
狄仁杰皱眉思索,惊声道:那岂不是说,也冲着陛下去的?
新闻总司是个新官署。
李承乾徐徐道:一直都是朝廷的喉舌,为天下传播圣天子的圣德形象。
你说负责新闻总司的主官,却是这样一个贪官污吏,欺世盗名之辈。
圣天子的圣德,会被人怎么解读?
狄仁杰大惊失色道:奸佞恶小之辈的阿谀奉承,谄媚之言……!
他猛然发觉,这背后的可怕之处。
圣天子之名,遭受到无声的玷污,那是何等用心险恶,居心叵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