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上官仪有点东西啊。
不愧是跟过父皇的,这手段,这智谋。
摆明就是宰肥羊啊。
李佑拿着辽东行省递上来的行文,乐呵的笑道:本来三十万贯的买卖,硬是被他谈出六十万的价值来。
还给翻倍了。
他对上官仪的评价,经常是跟李世民挂钩的。
好的坏的,都能借用跟过李世民的由头来说。
就连裴行俭也是如此。
夸的时候,李佑的开场白就是,不愧是哥哥亲自授过士子徽章的贤才。
骂的时候,愧得你还是授过哥哥士子徽章的人,简直辱没哥哥的欣赏。
刘仁轨在李佑的眼皮子底下做事,他更没逃过。
经常被李佑骂的狗血淋头,拿他当年出使吐蕃,做事杀伐果断来说教。
还有韩瑗,李佑也没客气,说他当学正教书,把自己给教傻了。
可以说,大都督府没有一个,是没遭李佑毒舌的。
就连李道宗有些时候,都分不清,到底李佑是在阴阳他,还是没其他意思。
搞得上下,都对李佑是又怕又惧。
怕的是他的权力,惧的是他那张嘴。
真不给你留半点情面。
告诉上官仪,开门大吉。
本王要亲自上书为他请功。
李佑大笑说道。
他这一点就很好,赏罚分明。
有功,他是一点都不吝啬,亲自出马请功。
有错的话,他不会上报,自己骂人。
还有驻军的事情,也要跟那些野狗谈好。
李佑昂首道:凡是驻军的一切开支用度,由东瀛全部承担。
要我大唐驻军,吃的好,穿的好,过的好。
最好是在驻军周边,多多开青楼。
我大唐将士远赴重洋,为东瀛带去和平安定,他们难道不该宽慰我大唐将士背井离乡,寂寞空虚的心灵吗?
李道宗听到李佑前面的话,还能赞同,但后面绷不住了。
就连韩瑗也是如此。
殿下不可啊。
韩瑗劝道:刚举行过的年末大朝议,朝廷对军队就要严明的要求,不许出现类似的情形。
这才过去一个月,我们就要顶风作案吗?
李道宗劝道:两宫下文,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思想风气积极,再三严明军纪。
我们要是这么做,就是公然违背军纪,违抗两宫。
李佑不耐烦的说道:我说你们怎么这么迂腐呢?
是本王所愿吗?
是东瀛感激我大唐,他们自发的行为,难道我们还要粗暴干预他们的行为吗?
本王可没有说强行的话啊。
两人嘴角一抽,好的赖的,都被你齐王说完了。
闹得我们两个还里外不是人咯?
王叔,这次驻军主帅,我决定让李德彪去。
李道宗一愣道:不是该我……。
你想得美呢。
李佑道:我还没上,你就去,这东北大都督府的兵马,你要我来掌控啊?
李道宗:……
武器买卖,让上官仪负责,本王觉得他是个人才,很有潜力。
李佑大手一挥,道:就这么安排了。
至于大都督府年初议事,就定在二月中旬。
韩瑗对此自无不可,道:朝廷还等着我们这一年来的奏报呢。
是该抓紧了。
那你就负责督促。
是!
……
裴行俭赶到平壤城,这里比初来之时,变了不少。
繁华许多,商贾也多了起来。
他在辽北行省那边,除非是有重大事宜,要三省一起,或者是他要钱,要支持的时候,是少有来大都督府的。HtΤΡs://m.GaИQīИG五.cοΜ
齐王的所作所为,他是有所耳闻。
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做事全是长史韩瑗。
但怎么说呢,他对齐王这位大都督的观感,是很好的。
简直是有求必应,要啥给啥,从不含糊。
他在辽北行省操心的事多,却从不担心上面指手画脚,可以说心无旁骛得很。
参见齐王殿下。
裴行俭见到齐王,正好遇上齐王在莺歌燕舞,好不快活。
老裴。
快点过来。
李佑吆喝道:既然让你赶上了,正好一起快活,就当本王对你一年来经营辽北的犒赏。
裴行俭失笑,敢不从命!
说说,你辽北有什么苦难没有?
李佑问道:这次提出来,本王能给你解决的,一并给你解决了。
辽北一切都好,多谢殿下挂念。裴行俭道。
?
李佑似笑非笑道:老裴啊,你说这话,本王就不高兴了。
辽中,辽东两地,也有暴民暴起伤人的,却没有你辽北的多。
你竟然说一切都好?
瞒着本王,是很不好的行为啊。
对得起,你佩戴的士子徽章吗?
他冷哼一声,回头本王就写信告诉哥哥,你裴行俭不老实。
裴行俭:……
他真的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齐王把他吃死的,就这一点。
裴行俭沉吟片刻道:是有些暴乱袭击事件,不过这都是辽北以北的野人,靺鞨残部。
影响不了大局稳定。
李佑不满的说道:你说的轻巧,但这是在挑战本王这个大都督的威严。
这些刁民,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搞事,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本王在吐蕃,对刁民一贯的风格,就是重拳出击。
裴行俭预感有些不妙,听起来齐王这是大为动火啊。
殿下,目前辽北是以治理经营为要。
本王知道,但要想安心治理经营,稳定是根本。
李佑道:你给本王仔细说说,具体情况……。
……
大都督府议事。
李佑坐在主位,居高临下,长史韩瑗主持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