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点事情,李承乾都不想开口,交给手下的人去办就成。
如果不是事关长乐,有多个第一次,并没有先例的因素。
他都不见得会亲自插手,属实是这种事情,还上升不到李承乾这个高度。
就如同孙伏伽禀报的一般。
银行发现问题,找大理寺、刑部,又或者找长安官府便是。
先查问题,问题解决不了,再上报拿出来商议对策。
遇到事情就要找上面,要天子,太子干预,那还要下面的人干什么?
一天那么多事情,人的精力,怎么顾得全?
天子,皇太子都是人,自己那么多事情都忙不过去,怎么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去过问?
迟早要被累的死去活来。
刚才的事情不过是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按照李世民的旨意,去办事即可。
孙伏伽等人退回座位,朝议继续进行。
禀陛下,太子殿下。
这时,房玄龄说道:税务司一事,已经大致理清。
由民部负税赋的官吏,转入税务司之中。
地方税务司,也是由当地官府主管税赋的官吏转入。
如此,三个月的时间,各地税务就能最快成立。
这是多方商讨的结果。
李承乾他们早就知道内容,只不过这次是在朝议上,把税务司的事情给落实了。
如此甚好,要少了许多繁杂过程。
李世民说道:就按照这一章程吧。
是少了繁杂的过程,但对民部来说,跟银行一样,连人带权,全都给分出去了。
刘洎根本没想过要挣扎,他没挣扎的余地。
陛下,太子,中枢大臣们商定的,他再不情愿,也只有听着的份。
许敬宗!
李世民点道。
臣在!
许敬宗从朝班走出来,双手持笏,站在殿中。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税务司格局已定,你这位税务司郎新任,准备从什么方面开始入手啊。
李世民笑道:正好诸卿皆在,也好听听你的想法,帮你参谋参谋,查漏补缺。
这机会可不多得哦。
众人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陛下话是这么说,但也听得出来,陛下对许敬宗的看重。
同时也是对税务的重视。
给许敬宗说想法的机会,其实也是借这次机会,告诉在场的大臣们,税务司以后工作重心是什么,你许敬宗要怎么干。
这样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哈哈。
李承乾也笑道:许司郎,让你到税务司这个正五品的官署为官,大材小用了点。
有什么诉求跟支持的,尽管说。
只要是正当有理的,孤都支持你。HtΤΡs://m.GaИQīИG五.cοΜ
许敬宗是正四品上官秩,之前完成《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授封为高阳县男。
让他去正五品的税务司为司郎,可以说是低配。
李承乾这话,也是表明自己支持他的态度。
谢陛下、太子殿下恩典。
许敬宗心里并不觉得委屈,他又不傻。
税务司是正五品,但写入二十一条规划的税务司,当下是官秩低,但绝对未来可期。
这等重要官署由他来管着,是陛下与天子绝对的看重。
臣想先从户籍人口入手。
许敬宗如是说道:税务司当要之事,是查清楚民间流落的黑户,隐瞒不报的人口。
重点是寺庙,道观等开始,严查寺庙、道观是否有隐匿不报的黑户人口。
群臣有些议论。
这税务司上来就要啃硬骨头啊。
想要从寺庙与道观下手,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动静。
那些寺庙道观,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但与不少官员都有密切联系的。
陛下,寺庙、道观可都是清静高洁,超然之所,税务司如此作为,是不是有点冒犯神灵……。
有鸿胪寺的官员马上说道。
就是礼部也有官员不同意见。
许敬宗昂首,道:超然?
再超然也在大唐治下,也归朝廷管辖。
寺庙与道观匿藏人口这个现象,我不用详细言说,相信诸公心里也有数。
我朝按照户籍征收赋税,寺庙道观隐匿不报,却又不纳赋税,不事生产。
这样的行为,税务司绝对不能容忍。
他淡淡的说道:税务司不是要针对寺庙道观,是针对那些黑户。
这些黑户不说税赋问题,没有户籍,登记造册的话,他们做的坏事谁知道?
当然,这些不在税务司的职责范围,但只要涉及到赋税问题,我税务司当仁不让。
那就必须要管,一查到底,必须肃清。
于志宁抿了抿,还是起身,道:陛下,太子殿下。
臣以为还是当慎重点,先下令,让他们自行查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毕竟,我朝有不少的信徒。
要是仓促之下,就如此作为,引起民变或者是民愤,就适得其反了。
许敬宗有礼有节的说道:于尚书,这就过于危言耸听了。
税务司只是清查人口而已,又不是捣毁道统佛像,百姓怎么会有民愤呢?
百姓是有不少信徒,但他们更是大唐的百姓,他们知晓大义,怎么会是非不分。
我相信,他们会理解乃至于支持税务司的清查行动。
于志宁微微摇头,没有再说,他只是想提醒而已,没有必要与许敬宗争论。
鸿胪寺的官员却是反驳,道:敢问许司郎,若是出现民愤怎么办?
许敬宗沉声道:那必定是受到道观寺庙的蛊惑与诱导。
那么这样的道观寺庙,就不是清静高洁之地。敢违抗朝廷,鸿胪寺与礼部是不是该予以取缔呢?
这官员还不退让,继续问道:是该取缔,但民愤如此应对?
许敬宗道:我税务司也不是吓大的。
税务司有组建、募兵的税卒。
如果税务司为朝廷大事,却有人敢反对阻拦,那税务司也不介意动用税卒,维护税务司的权威。
群臣侧面。
他们这才恍然想起,税务司最夸张的地方,不是别的,是他们有自己的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