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与李世民搭班治国。
有些事情就要互相通气。
李承乾在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无法动摇后,一直以来都没有正面挑衅过李世民的权威。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都是大唐帝国的一把手。
他作为二把手,就要维系好与一把手的关系。
冲突矛盾可以有,但手不能伸得太长,跑去触碰李世民的红线。
一切都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认清自己的权力范围,大家保持默契,这个治国班子才能融洽相处下去。憾凊箼
两人继续在王宫转了起来,其实没什么好转的。
跟长安比起来,真是陋室。
山东莱州,走海路距离东北大都督府不远。
两边都可以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这能促进造船业的发展,也能便于货物的流通,还能熟悉这一带的海域情况。
往后船只来往的路线,也能轻车熟路,不至于迷失。
李承乾道:从山东调兵到半岛,可比从幽州要快得多。山东最多不过半个月,就可抵达,一次性可渡海的兵马,没有上限。
我想将山东莱州,升格为朝廷直辖州。
想法都说的很明白了。
陪都是一个。
直辖州走海上,也是一个。
可以说是双管齐下。
这样一来,辽东三省的距离就更近了。
反正在山东,就屯垦有大量的府兵。
一道诏令下来,船只征用,大量的兵马就能渡海作战。
任何苗头都能扼杀。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还在脑海中思考。
我准备在大唐境内,升格多个直辖点。
比如说江南的上海县,升格为直辖州。
岭南的广州,也升格为直辖州。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这些由朝廷直辖的,他们不大可能与当地同流合污。
朝廷用大量政策扶持倾斜,使得他们发展起来。
带动当地,也是朝廷的眼睛。
李世民听笑了,太子,你怎么会冒出这么多主意来呢?
直辖州的想法不错。
回头我与朝中诸公商议商议。
李承乾颔首,没有再多说。
他该讲的都讲了。
李世民如果不接受,只能暂时搁浅。
但他肯定会致力于去推动的。
他选出来的几个直辖地方,都跟海上贸易息息相关的。
往后大头要海陆并进。
可不会一只脚走路。
……
百济的消息还没传来,上官仪却是动身,准备去新罗了。
李世民也决定在五月十五返程。
但走陆路还是海路,暂时没有敲定。
不过,李承乾却还要留在平壤城,有些事情他还要部署。
暂时不会跟着李世民离开。
尉迟敬德呢?
李世民突然想到某个人。
陛下,鄂国公在给陛下养马。
李世民:???
他恍然记起,当初在北地,他让尉迟敬德去养几天马,结果,到现在都还在养。
告诉他,装什么葱。
马上跟我滚过来。
是!
马厩。
尉迟敬德念念有词。
养你,成天就是养你。
打仗没我份,程知节那个老货,都捞到军功了。
我还在养你。
陛下把我带着,不让我上战场,是不是把我给忘了啊。
你就知道吃,我把你养的这么好,你怎么没跟陛下说,我老尉迟养的你啊?
这时,一个官员快步跑来,鄂国公,陛下召见!
干什么?
不知道,陛下叫你过去。
尉迟敬德不爽的喊道:我不去,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去。
我就是个养马的国公,陛下难道还教我养马不成?
仗都打完了,现在知道想起我来了?
我不就是多杀了几个人嘛,就让我养了这么久的马。
我有什么错?不分青红皂白的让我养马。
说破天了去,都没这个道理。
不去,不去……。
尉迟敬德手挥得跟擀面杖一样。
官员很是无奈,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尉迟敬德喂着马料,更加骂骂咧咧起来。
他程知节算什么啊,他都有仗打,我就没有。
亏得我还天天给陛下养马,我哪里比不上程知节了?
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该给老子昭雪平反了。
官员哭笑不得,怎么还昭雪平反了。
谁敢冤枉你啊。
尉迟敬德!
啪!
一马鞭抽在柱子上,一道低沉的声音传来。
尉迟敬德转身一看,愣住了。
马上换上一副讨好的嘴脸。
哎哟陛下。
陛下你怎么亲自来了。
官员目瞪口呆的看着尉迟敬德变脸。
这还是刚才咋咋呼呼的国公?
李世民沉着脸,道:怎么?
我要亲自来请你才成?
尉迟敬德赔笑道: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就是不爽程知节那老货,都能捞到仗打,我还窝在这里。
尉迟敬德委屈道:陛下真把我给忘了?
少给我来这一套。
李世民心头也不好意思,他还真没想起尉迟敬德养马这茬。
不过他也高兴,尉迟敬德没有他的旨意,养马没撂担子。
看看这本分老实的忠厚啊。
行了,你别委屈了。
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事。
李世民道:去火箭军当大将军去。
火箭军是太子的卫队班底,你可要给我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