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哥,他们两个人看起来,还是不太愿意啊。
崔、卢两人离开后,李治撇嘴说道:机会都送到他们嘴前了,还是不肯要。
人家也有考量嘛。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不过,我有点好奇,为什么要他们外放呢?
他们不走,屁股下的位置怎么空出来,我怎么安排人呢?
啊?
李治傻眼,原来哥哥是要在朝中塞自己的人啊。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继续盯着地图看。
嘴角微微上扬。
当然不是那么简单。
他这是顺手帮长孙老狐狸一把。
山东那边的刁难,他是知道的。
李承乾要长孙无忌上位,那么就要帮他成功。
因为这成功之后。
崔卢空出两个侍郎的位置,长孙无忌也会空出两个尚书位。
这如何分配,他心里有了草稿的。
李世民要两个,他也要两个。
大家对半分嘛。
也能变相削弱,山东世家在中枢的影响力嘛。
当然,这就是崔敦礼他们为难的地方。
……
崔敦礼与卢承庆有点小难受。
他们当场没有表态,是难以吃准,到底是好是坏。
再者,真要外放,家族是否允许。
朝中是否有人能扛起担子来。
要不,问问崔,王良媛?
之前送入宫的山东世家嫡女,卢家没有适龄的,只好作罢,给各家加点嫁妆,算是参与了。
现在卢承庆觉得,没有适龄嫡女,真的很麻烦。
想要问,只能找其他家的。
也对,毕竟她们是太子的枕边人,说不定听到什么风声。
嗯……!
如果能请来,那么可以确定太子授意的,否则,她们很难出门。
果然。
崔敦礼请崔良媛出宫,没有任何的阻碍,崔良媛出来了。
见过叔父。崔良媛盈盈行礼。
你是太子良媛,该是我行礼才对。
崔敦礼一笑,揭过这事,问道:在太子身边可好?
一切安好。
崔良媛浅笑道。
在太子身边,要努力啊,那几个贱人,可为太子诞下子嗣的。
小女明白。
崔敦礼问到正题,崔良媛回忆道:倒是听太子与晋王谈过。
说是外放官员提级使用,若是做的好,会调入中枢担任更高的官位。
崔敦礼难以置信,情急道:果真?
应该是没记错。
他心头有股热潮涌动。
结合之前的事情,他不用怀疑崔良媛听错了。
她能出宫,必定是太子应允的。
听到的话,要不是太子故意的,根本听不到这些内容。
良媛,在东宫排得上什么号。
其他良媛可不少呢。
上面还有良娣,太子妃。
送走崔良娣后,他第一时间请来卢承庆商议。
卢承庆也是一脸潮红,激动不已。
太子这是隐晦向我们许诺了?
不好说。
但他们已经偏向,太子许诺他们中枢要位了。
还是要多打听打听才是。
去赵国公那里谈谈口风如何?反正真要是如此,我们还是要走赵国公这边的。
对,可行。
那你去赵国公那里,我去卢国公府看看。
好。
长孙无忌是真不太待见崔敦礼的,但人家规规矩矩,有礼有节的来了。
他想着自己的事情,还是答应见人。
只不过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双方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崔敦礼道:前些日子受太子召见,太子提及朝中官员外放之事。
不知道国公可有所了解?
闻弦知雅意。
长孙无忌一瞬间就想到,那日在御前,几人谈及的事。
太子是要把山东世家的人,外放嘛?
外放的目的是什么?
他有点想不出,但这是给他送上门来,解决当前难题的机会。
老夫倒是知晓一二。
但也不多,只是知道,外放官员会提级任用的。
长孙无忌遮遮掩掩的说道,话也不说清楚。
那国公可知,要是外放做得好,会调回中枢担任更高官位?
崔敦礼试探的问道。
嗯?
长孙无忌有点傻眼。
崔敦礼是侍郎,外放提一级,再回来岂不是……。
太子这是要干什么?
殿下曾说过上州刺史的话。崔敦礼没明说,但意思却表达到位了。
告诉长孙无忌,自己外放可能是上州刺史的官员。
长孙无忌皱眉,这是连提两级,破格任用。
太子会这么好心?
不见得。
老夫倒是不清楚。
长孙无忌摇头,道:最近忙着民部的事情,一直都无暇分身,也没有拜见太子。
哎,也不知道太子是否会不满……。
崔敦礼暗骂一声老狐狸,笑道:国公因何事烦恼的?
还是税赋与开垦的良田。
长孙无忌道:哎,跟你说多了也无用,我还是得想办法。
国公这话就见外了,说不定下官也能分忧一二呢?
两人心知肚明,却都在打哑谜。
长孙无忌也不会低头,反正就是不说。
崔敦礼没办法,谁让太子画饼太过诱人了呢。
只好先回去,把长孙无忌想要的东西,给补上了。
卢承庆去卢国公府,并没有得见程知节。
程知节天天泡在军营,要不是陛下召见,都不见得回来的。
只能是先让长孙老狐狸得逞了。
不过,还是要把草原上的矿产,多分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