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周的话,李承乾听出来一个意思。
有人要薅朝廷的羊毛。
事实上处理不好,真有可能会成为薅羊毛的手段。
给这夫妇赏钱便是,再颁布条令补充,再婚不在范围之内。长孙无忌说道。
李承乾道:这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
鳏夫,寡妇这个群体,可不少,难道说不管不问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鳏夫有子女还好,若是无子女,一个光棍汉,无牵无挂,难道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再者,光棍与寡妇成婚,朝廷又该如何?
或者鳏夫娶新娘,朝廷不发吗?
李承乾缓缓道:诸位,我们是要鼓励生育,国策就该朝着鼓励的方向去做事。
众人沉思,魏征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要在和离骗钱上,下功夫了。
房玄龄道:不如制定律法,加以限制,凡查实和离骗钱者,严惩法办。
马周点头道:梁国公说的可行,寻常百姓畏惧律法,一般他们不会触犯律法,和离骗婚的。
只有那些枉顾国法,利益熏心,游手好闲之徒才会铤而走险。
正好可以打击他们。
长孙无忌道:如此就制定一道律法,是不是有点大动干戈了?
诸位应该慎重点吧。
我以为百姓不会那么坏。
魏征哼声道:百姓是善良淳朴,遵纪守法,但有些人却用心险恶,利用国策,骗取钱财。
房玄龄附和道:有律法背书,百姓不会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跑去做坏事的。
他们承担不起那样的代价。
这次我们发现漏洞,是应该补上。
若无律法,可能会越演越烈,当初国策的初衷,会被人利用,导致前功尽弃。
马周叹息一声,道:国策是好的,要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天下人跟着遭殃,坏了大事。
就怕会引起一股不必要的风潮。
反倒是影响更大。
真要是出现,有人靠和离再婚的行为,骗去国财,百姓看到没有责罚,谁不会心动啊。
一旦大家都这么干。
那天下还怎么安稳?
后世看到史书上记载的这一国策带来的影响与坏处,不知道怎么看。
李承乾静静的听着他们的讨论,没有干预。
他挺喜欢这种氛围,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讨论的越多,问题才会越全面。
大家各抒己见,也没有个定论。
不过,孤倒是赞成拟定律法,加以限制。
李承乾道:寡妇到底是经历过生育的,符合生育的条件。
我们也应该鼓励她们改嫁。
唐朝的风气,和离不是什么大问题。
改嫁也是屡见不鲜。
但有些时候,寡妇还是会难为情,不敢跨出一步。
所以,朝廷鼓励寡妇改嫁,还有赏钱可领,也算是给她们一个说服自己,面对外人的借口。
另外,鳏夫与寡妇家庭重组,不仅能相互扶持,创造价值,有生产力,还能减少许多治安矛盾的。
就这样。
大家各自将意见票拟吧,呈递太极宫。
李承乾拍板道。
是!
……
郑国公,请你签字!
长孙冲捧着木盘,找到魏征。
魏征伸手拿过来,一边问道:殿下那边签了?
殿下已经签了。
那成,我先看看。
没问题。
确认无误后,魏征快速签下自己的名字,笔一搁就不管了。
长孙冲继续去找其他人。
梁国公,请你签字!
会议记录,这么快就整理好了?
房玄龄随口说了一句,拿起记录仔细查看。
自从在东宫议事后,太子就定下规矩。
每次商讨议事,皆是有文书记录个人的发言内容,整理好后,凡是参议的官员,都要在会议记录上签字,并送往太极宫。
此外,还有抄录备份。
众人觉得倒是新奇,这有点史官记载的意思,但又大为不同。
好了。
房玄龄签字后,轮到其他人。
最终参议官员签字后,与票拟一同送往太极宫,李世民御前。
李世民对此事很上心的。
那可都是他的钱啊。
能被这么薅走,他心里不担心才怪。
必须得尽快拿出对策来。
他看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批红,而是拿起会议记录查看。
李世民对此倒是挺新奇,也乐于接受的,不需要另外去打听具体商讨的情况。
这会议记录就能呈现出来。
他捻着胡须,大致看了一番,算是知晓商讨的过程。
传我口谕,召长孙无忌等人,明日两仪殿议事。
是!
李世民还是要跟重臣再三讨论一下才是。
最终。
李世民拍板,制定法律,为其作为补充背书。
只不过,这部法律,要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去制定。
不能仅仅只针对一个方面,还要将太子说的其他方面给囊括进去。
至于惩罚,重则流放,轻者关押罚钱。
这事的背后,要查一下,到底是谁在背后推动的。
一个鳏夫,一个寡妇,能从河东道走到长安来。
背后无人,我是断然不信的。
李世民说道。
陛下,这次,我觉得没什么好查的。房玄龄劝道:臣倒是觉得,早一点发现,与国有利。
若是无这夫妇喊不公,我们还未发觉,要是等到我们察觉,可能已经晚了。
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国财流入他人之手。
这么一说,众人也觉得不错,他们是应该感谢这对夫妇呢。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的也有道理。
也罢。
就这样吧。
尽快拟定好,暂时不要对外公开对这夫妇的处理,等到法律制定好了,再宣布。
他还是心疼自己的小钱钱,被别人给薅走了。
可以想到,一旦朝廷认可该给这对夫妇发钱,律法还没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动坏心思的。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