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草原经营之策(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你们的意见保留,写成建议附在奏本之后,交给李世民去裁断。

李承乾给府兵制挖了很多坑,也PUA李世民很多次。

连府兵制的出路,都给出来了。

李世民还要展现大度宽容,轻拿轻放的话,他不得不质疑李世民这天策上将,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目前府兵制出现的状况,问题在于又拿又吃上面。

私底下拿了,明面上朝廷封赏。

现在又要多出死后殊荣。

可以说,将士们名利双收。

什么好处占全,朝廷三令五申的军纪,当做不存在,寄侥幸与法不责众?

怎么可能让这种好事全占的风气,继续蔓延下去。

只有以雷霆手段,狠狠的处置一批,再立军功封赏一批。

恩威并施,刹住不正之风。

殿下,我等也可以写呈奏建议。

魏征说道。

也行,你们写条陈建议,也附在奏本之后,一并呈请陛下御批吧。

李承乾点头道,这事越多人参与越好。

他还让中书令杨师道,黄门侍郎刘洎,中书侍郎岑文本等一并写建议。

时候不早了,大家写完,差不多就可以吃饭了。

李承乾可不会就这么放他们走,饭吃了,继续跟我坐着,等着本辅给你们敲定大事。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今天可是轻易走不掉了。

还能怎么办,写吧。

众人在写,李承乾拿起其他奏本在看。

尚书省那边源源不断的将奏本抄录过来。

……

太极宫,两仪殿。

李治跪坐在李世民身边,双手搭在膝盖上,很是恭敬。

李世民正在捻着胡须,看送来的奏本后面,贴附的建议。

稚奴,你当时在场,觉得太子说的想法怎么样?

他随口问道。

父皇,我觉得太子哥哥说的很对。

父皇英明神武,大唐天下一半之多,都是父皇南征北战打下来的。

期间有多少丰功伟绩,英明神武的事迹,令人称赞敬佩,却不被天下百姓所熟知。

李治青涩的脸庞,露出一缕自傲之色,儿臣以为,这是不该的。

应当写入启蒙教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才是。

李世民嘴角逐渐泛起笑意,很是开心。

太子行事,每每出乎意料。

但往往都能说到他心坎上了,正中他所想所需。

他当年南征北战,以及如今治理天下,有太多值得歌颂传扬的。

笔来!

李世民伸手,内侍快步上前,李治双手接过朱笔,送到他的手上。

在李治的注视下,李世民在奏本后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

交给尚书省,传礼部。

编纂新式教材,以供长安学童启蒙。

李治道:父皇英明!

李世民捻着胡须笑道:稚奴,在太子身边好好学习。

你兄长有太多地方,值得学习的。

我希望你能虚心讨教,争取学到一些真本事。

李治恭敬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在心。

禀陛下。

东宫送来奏本!

李世民有些意外,又来了。

这次会是何事?

奏本是长孙冲亲自送来的,他入内后,身躯微躬,低头高捧奏本,快步上前。

大郎啊,怎么是你来啊。

你作为太子家令,东宫离得开你?

李世民笑着问了一句。

长孙冲道:回陛下,奏本之内附有三省六部建议,臣不敢慢怠。

言下之意,东宫很重视这次奏本内容,太子要他亲自送来。

这次送来的,是几道奏本。

嗯。

李治主动上前接过奏本,送到李世民手里。

李世民先看了论功行赏的奏本,时不时的颔首,倒是不错,英烈遗孀是该有此厚遇。

我大唐要对得起英烈的牺牲。

只不过……!

他看到一处,道:税赋皆免,倒是有点过了。

减一些,免两年三年的。

李世民伸手要笔,在税赋皆免四字上画圈,写上‘宜减免’。

再仔细看了一遍建议后,他放下这道奏本,看起其他三道。

这另外三道奏本,他是看过的,不过没有着急对此做出决定。

但依旧让他眉头微微一皱,等看到后面的写满的三省六部建议后,他不由站了起来,背着双手走来走去。

三省六部有三条可取建议。

一:大军刚立新功,应该酌情处理。

二:刚柔并济,交出私藏财物,改过自新,不思悔改,再行军法。

三:严惩不贷,杀一儆百,严肃军法。

太子的意见,也是第三条。

李世民久久没有做出裁断,他让李治、长孙冲先行离开。

难办啊。

李世民呢喃一声,唐俭的新军在看着,要不严肃处理,新军思想还如何进行下去?

他脚步一顿,直接拿起笔来,快速书写。

严惩不法,绝不姑息。

死后不予英烈身份。

李世民当机立断,道:交给尚书省,命中书即刻拟旨,发往李绩所部。

是!

等等!

他说完后,马上又阻止,道:先暂时按下不发。

既然要恩威并施。

那么就该等着论功行赏一并发往。

……

东宫。

各自身前的案几上,都分食好了饭菜。

李承乾夹了一口羊肉,咀嚼一番后,道:薛延陀所地,皆是草原。

如今已被我大唐所占。

此后该如何治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