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尘计划,完美收官。但后续收尾之事,还多如牛毛。明德帝已有两日未好好休息,御书房外走了一批人,又跪了一批人,没完没了。
明德帝揉了揉眉心,问齐公公,晋王还在外头哭?HtΤΡs://m.GaИQīИG五.cοΜ
齐公公答道,回皇上,晋王殿下哭着呢,哭得就像……咳……皇上要召晋王殿下进来吗?
明德帝笑问,你说,哭得像什么?
齐公公抿了抿嘴,没,没什么。老奴……也不知什么时候,他学会了阴阳人,老奴不配觉得什么。
明德帝闻言,盯着齐公公看了半晌,用手指了指一边的椅子,佑恩,坐。
老奴不敢。
朕让你坐,你就坐。明德帝将手中御笔放置在笔搁上,起身坐到旁边的软椅上,指了指另一张软椅。
齐公公弯着腰,鼓着腮帮子,老奴不配坐。老奴就站着。
明德帝默了一瞬,抬眼看他,还在怪朕事先不告知你实情?
老奴不敢,齐公公顿了一下,实在没忍住,眼睛就湿润润的,老奴不配知道。
明德帝瞧着齐公公那别扭样儿,不由得又揉了揉眉心。
他还记得齐公公第一次出现在他府上时才十岁,一副畏首畏尾的模样。
那时他问,你叫什么?
齐公公答,小的姓齐,家里人都叫我狗子。
明德帝嫌齐狗子这名字难登大雅之堂,便想了想道,以后你就叫‘佑恩’吧。佑恩寓意着上天庇佑与恩赐。
齐公公听后,眼中满满的惊喜与感激,连忙跪下磕头道:多谢殿下赐名,以后殿下就是奴婢的天。奴婢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殿下厚望。
齐佑恩从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侍候到他成了皇帝。
算起来,这还是皇太后给他挑的小太监。
齐佑恩圆滑,在皇太后那讨着好,也在他这讨着好。明德帝心里都清楚,但也没苛责。
他跟齐公公说,你保全自己没错,但一定要有个限度。若发现你背叛朕,朕就再也不要你了。
齐公公道,主子,奴才跟皇太后报告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她想知道,就让她知道,甚至咱们还能给她点错误消息,这多好。
这些年,皇太后没少被齐公公坑。齐公公也没少被皇太后罚。
走到如今,齐佑恩已经成了他身边不可替代的人。
明德帝将气鼓鼓弯着腰侍候他喝茶的齐公公拉到椅子上坐下,叹一口气,佑恩,怎么还真跟朕置上气了呢。
不问还好,这一问,齐公公眼泪就没忍住,哗哗流,老奴知道,‘清尘’计划关乎国本。皇上担心老奴把‘清尘’计划泄露给皇太后知道。因为,因为老奴从一开始就是太后安排在您身边的人。
他哪里还敢坐,膝盖一软,就滑到地上跪在明德帝面前,匍匐在地,痛哭失声,可老奴自来就是皇上的人啊!从皇上给老奴赐名时起,老奴就只当您是唯一的主子。皇上,老奴的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证。老奴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皇上您看哪……
明德帝沉声道,朕知佑恩最忠心。这些年来,你替朕办了不少差事,每一件都办得妥当,朕心里有数。
他伸手把齐公公从地上拉起来,再次示意其坐下。
齐公公哭也哭了,闹也闹了,忠心也表了,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便听话地侧坐着垂头听训。
其实呢,他倒也不是真的恃宠而骄。而是知道自己在皇上心中的份量,才借着心里的委屈,跟皇上撒娇拉近点距离。
人心这块,他拿捏得死死的。也就是他主子心疼他,他才敢闹这出。换个皇帝,他就是委屈死也不会有半句怨言。
明德帝又岂有不知的道理?
说得不好听,他俩都是互相看着长大的人。这些年风风雨雨,浮浮沉沉,谁还不知谁的禀性?
且明德帝是个会做梦的人了。他亲眼看到前世的齐公公在他中毒后沉着冷静,坚信他不会死。
结果他真的死了,齐公公哭得像个孩子,不吃不喝守了他三天三夜,嘴里喃喃自语,皇上怎么会死呢?皇上是天子,怎么会死呢?
后来,荣光帝也用了齐公公,却常给他气受,常使法子整治他。又嫌他啰嗦,觉得他整天用先皇施压,便寻了个错处把他贬出宫去了。
被贬出宫的齐公公很可怜,加之早年得宠,嫉妒他的人也多。见他失势,谁还不踩两脚?
若非时安夏及时关照护着,齐公公估计早没命了。后来齐公公被时安夏悄悄安排到甘州,隐姓埋名生活着,终于平平安安。
瑜庆帝上位,时安夏又让人把齐公公接回宫来。
结果齐公公那人总是以明德帝的标准来要求瑜庆帝,瑜庆帝也嫌他烦,嫌他啰嗦。
最后齐公公只能跟着惠正皇太后了。
难怪时安夏重生回来,总是很亲近齐公公,知他是月山人,便给他送月山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