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1章 重开西域都护府,文徵明的殿试排名(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犁清草原注定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在林鹿回到大同之前,周楚要替他镇守一段时间的大同,防止那些蒙古人被逼急了攻打大同。

毕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愿意二选一的,有些蒙古人既不愿意加入大明,也不想被驱逐,那就只能奋起反抗。

当然,这种反抗都是小规模的,如今蒙古人的主要战力都被周楚消灭了,虽然蒙古人还有很多年轻人,但剩下的大多数都是鸽派,而非鹰派,不成气候。

大同城外的草原被不断收复,最高兴的无非是代王朱俊杖,代王府在大同,本身背靠草原,如果说草原上的羊毛生意谁最心动,非朱俊杖莫属。

大明收复的草原越多,意味着他们的牧场就越大。

这些羊毛制品大多都是出口海外,赚取的利润很多,同时也要交很大一部分海税给朝廷,如此一来,各地藩王府和朝廷算是双赢。

当然,现在赚的还不算多,一方面是生产力还没上来,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运输成本问题。

生产力的问题很好解决,珍妮纺纱机的图纸,周楚早在多年前就画了出来,只是当时没有草原这个大牧场,贸然拿出来这东西会抢了很多人的饭碗,这不是周楚想看到的。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俺答以及这上万蒙古骑兵的死,预示着草原上的蒙古人最起码一二十年之内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了,一二十年之后,周楚有信心让草原上的这些蒙古人彻底汉化。

无论是什么人,说白了都是在为生存而战,蒙古人也是如此,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五胡乱华,胡人汉化,就是想要彻底融入中原文明,成为中原的一份子,谁都想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不是朝不保夕。

当然,现阶段,想要更好的统治这些蒙古人,还得蒙古人自己才行。

大人,他叫达达不花,他说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只是祖上流落到草原上,才慢慢变成了蒙古人,他内心一直把自己当成汉人的。

大同知府带着一个年近四十的蒙古人来到周楚面前,恭敬道。

周楚听到这话,看向眼前的达达不花。

你真是汉高祖的后人?

周楚问道。

千真万确,大人,我们还有族谱。

达达不花恭敬道。

把族谱拿来给本官看看。

周楚得确认一下此人这话的真假,倘若是真的,那再好不过,如此一个外表看上去是蒙古人,芯子里是汉人的对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很重要。

大人请看。

达达不花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本用羊皮缝制的族谱。

周楚拿出族谱看了看,刚开始还有汉字,到了中间全都变成了蒙文,后面是蒙文汉字双语标注的。

中间怎么全都是蒙文了?

周楚不解道。

大人有所不知,前面我那些祖宗还都会汉字,后来传着传着断了代,就不会汉字,只会蒙文,后来前元统治中原的时候,我们又学会了汉字,就开始用汉字蒙文一起写了。

达达不花解释道。

周楚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对于达达不花的话,周楚倒是没什么怀疑的,这族谱也是往上可考的,做不得假,汉高祖刘邦有很多后人流落草原,后世传闻,成吉思汗铁木真经过基因测序,就有汉高祖一脉的基因。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说成吉思汗就是汉高祖的后人,但基本上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几率。

毕竟刘姓之人在刘邦之前的数量和刘邦之后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

陛下想要重开西域都护府,自大同以西,乌海以东,都是西域都护府的地界,当然,以后还会往西扩充,达达不花听令。

周楚看着达达不花,神情严肃道。

小的恭听上官令。

达达不花直接跪倒在周楚面前,五体投地道。

本官代陛下任命达达不花暂代西域都护府副都护,协同都护共治西域都护府。

周楚高声道。

下官多谢大人栽培。

达达不花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

说是西域都护府副都护,但达达不花明白,就是让他来管理整个草原的蒙古人,将来朝廷任命的都护,主要负责监察他还有其他草原上做生意的汉人。

这权利不可谓不大,达达不花也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现在只是暂代,将来能不能成为副都护,还要看你的表现,你要是干不好,有的是人能干。

周楚看着达达不花,敲打道。

大人放心,下官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达达不花急忙保证道。

达达不花离开之后,周楚写了封密旨,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京城之中,嘉靖刚刚结束殿试,本次科举第一甲进士及第一共三人,分别是姚涞、王教和徐阶,徐阶不出周楚预料的成了探花,朝中很多人都极其看好徐阶,毕竟此时的徐阶才二十出头,就已经高中探花。

要知道前三甲可是储相人选,徐阶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一时之间,无数达官贵人都想将徐阶招为乘龙快婿。

第二甲的第一名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居然是文徵明。

不过虽然出乎众人预料,却也没人不服,毕竟文徵明的名字早已响彻大明,无数读书人想要学写字,都模仿过文徵明的字,如今的文徵明已经五十多岁,经过了这么多次的科举,获得二甲第一名,不止没人不满,反而会让其他年纪大的仕子觉得有了盼头。

诸位,衡器镇守大同,将来犯的上万蒙古铁骑尽数全歼,一个不留,草原于我大明,二十年内再无威胁。

朝堂之上,嘉靖高声道。

陛下,天佑大明。

韩玠出列道。

是啊陛下,天佑大明,如今陛下收复安南,又收复草原,我大明的版图眼看着就恢复全盛时期了。

杨慎此时也忍不住拍起了嘉靖的龙屁。

无论是韩玠还是杨慎说话都很有技巧,两人说的都是天佑大明,杨慎更是将收复安南和草原的功劳全都归结于嘉靖,如此一来看似削弱周楚的功劳,实则在暗中保护周楚。

功高震主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功劳嘉靖可以给周楚,但他们这些臣子倘若对周楚歌功颂德,皇帝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陛下,老臣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等光景,陛下定是我大明的中兴之主,老臣能遇到陛下这等明主,实乃老臣之幸。

谢迁拍龙屁可比杨慎直接多了,杨慎还委婉一些,谢迁这种人老成精的,拍马屁那叫一个流畅,那叫一个肉麻,为了他儿子谢丕的前途,谢迁也是拼了。

就连杨一清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谢迁,仿佛不认识他一般,两人同朝为臣几十年,杨一清还是第一次看到谢迁这副面孔,以前的谢迁可是以老成持重著称。

不过杨一清想想也能理解,毕竟谢迁说的话基本都是实话,也不算是拍马屁,只不过说的太过肉麻了。

一想到这里,杨一清顿觉有些后悔,怎么让这个老小子抢了先。

一念及此,杨一清直接出列。

陛下,臣觉得陛下不只是我大明的中兴之主,未来还会带领大明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甚至超越汉唐都不成问题。

杨一清心里一边鄙视谢迁,但嘴里说出的话比谢迁还要夸张。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肉麻的话都被谢迁说了,这种话杨一清又说不出口,只能往更大的格局去说。

嘉靖听到这些话,如沐春风,事实证明,嘉靖不是不喜欢被人拍马屁,而是看拍马屁的人是谁,杨一清谢迁,这两人哪一个不是之前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如今一个个都老实了。

这种感觉让嘉靖异常沉醉。

不过沉醉归沉醉,该办的正事还是要办的。

朕决定重开西域都护府,自大同以西,乌海以东,都是西域都护府的地界,都护这个职务,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嘉靖看着众人道。

底下的一众官员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西域都护府,第一任都护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虽说西域距离大明极为遥远,也算是苦寒之地,但这西域都护府的都护怎么说也算是封疆大吏,和各省的巡抚官职相当。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啊,虽然实际上的权利远不如巡抚,甚至在当这个都护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比如蒙古人的反水之类的,但所有人都想当这个都护。

陛下,臣觉得文徵明正合适,他为二甲第一名,又老成持重,做事稳重,最合适不过。

杨慎提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