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嬷嬷进来道:五小姐过来了。
纪伯连拿起帕子擦了擦嘴,问道:她怎么来了?语气依旧严肃,像是对纪青梧的到来有几分不满。
冯嬷嬷看了眼老太太,道:大爷,老奴也不知道是什么风把五小姐吹过来了,平日可见不到她来看咱们老夫人,就是连晨昏定省都没有过的。
纪伯连呼吸一沉: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哪来这么些废话。
想到了待会儿要与老太太说何事,他又道:让她先回去。
纪老夫人放下了碗,对着纪父道:青梧从不愿意来我这里走动,她能来我这儿,也算托了你的福。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纪伯连怎会不知她们这是拐弯抹角来找他告状的意思。
他见老太太吃得差不多,挥手让下人撤桌。
纪伯连慢声道:母亲,青梧不是不愿意来,而是为了躲祸。
纪老夫人端着漱口的碗,转头惊讶地看着他。
伯连,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这里有什么祸事?
纪青梧为何不往寿安堂来?
刚回家时,纪伯连对家中发生的事情,只是略知一二。回来后再细细探查,纪家的人都做了什么好事,他现在可清清楚楚。
纪伯连道:母亲,我可是听说了,你给青梧相看了李大学士家的老三,他们家的儿子是什么德行,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糊涂。
给小五相看有龙阳之癖的歪瓜,纪伯连这顿饭吃的窝火,硬是等到老太太吃完饭,才露出苗头。
纪老夫人把碗咣当一声撂在桌上,水都晃悠出不少。
老大,这事不假,我做过的,我认。
纪老夫人沉着地道:你是在为青梧抱不平吗?可你这么多年在外头为官,家中的艰难你不懂,纪家没在皇城没个靠山怎么行。
她连叹了好几声。
要是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不愿意,那李家老三,长得好,品性也好,就是那爱好不同于正常的男子。
老太太打量着大儿子的脸色,道:我听说李家老太太已经在给他用中药调理了,说不准能好过来。
纪伯连道:中药调理,母亲还信这个。
纪家需要靠山,还是母亲想为自己寻个靠山?
他为官多年,说话一针见血。
因为长彦入狱的事情,太后与你离了心,关系再没有之前密切,所以你就把主意打在了小五身上,希望和李家联上姻亲,稳住你的势,不被卫家的老太君比下去。
听见纪伯连提起卫家的老婆子,纪老夫人捶了几下心口。
不再冷静,痛心疾首地道:什么叫我的势?我半截身子都入了土,你说这话,是在拿刀戳你亲娘的心。
老太太抹着泪,道:我为我自己什么,还不是为了纪家的老老少少......
纪伯连不为所动,自己娘什么样子他太知道了,对二房放纵溺爱过头,纪长彦长歪,还断送了性命,难说没有老太太的责任。
再者,他最不喜的就是哭闹,不管男女老少,好好说话不行,非要哭哭啼啼。
纪伯连不自觉就拿出了官威。
你做了这么多,为的就是让皇上更忌惮我们纪家是不是?!
这一声诘问,令纪老夫人的气势,登时萎了下去,眼泪也憋了回去。
武肃帝对纪氏防着挡着,不是秘密,临安的世家哪有不知道的。
纪伯连道:这么多年,慈宁宫太后没少折腾,说得好听,是为了固纪家的宠,因为她不是皇上的生母,总是隔着一层,不够亲近。
太后和我一母同胞,我能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为的是她在后宫能揽住大权,还想与拉拢前朝的臣子,母亲跟着胡闹就算了,还要把小五也扯进去。
之前,纪老夫人与太后没少搞些小动作,四姑娘纪青媛也愿意配合她们,纪伯连也懒得管。
可现在,还把手伸向了小五。
纪伯连声色俱厉地道:你们以后,谁也不许再打小五的主意!
宫中太后那处,我也会去说。
武肃帝遇刺后,纪芳敏做了什么糊涂事,纪伯连在南边都得了消息,现在还没有动慈宁宫,是因为皇上还没空。
纪老夫人脸上的泪早就干了,焦心地道:老大,你这两日上朝,可有从皇上口中探出什么口风?
可有说,要如何发落太后,会不会影响到纪家,还有你啊?
纪伯连故意皱眉,苦大仇深地道:皇上的心思,少有人能猜得中,以后的事,谁也料不准。
对他不仅没影响,皇上还专门在早朝上念他辛苦,赏赐了半年饷银,还有阳城进贡的海鲜。
饷银都花在了给小五买漂亮衣服和首饰上。
海鲜大部分都上了小五的餐桌,剩下几条小黄鱼,分到了老太太这边。
纪青梧被冯嬷嬷挡在了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