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老夫人眼窝深邃。
因为上了年纪,那双眼看着平静,但难以掩饰锐利,似乎一眼就能看透人心。
卫廷进门后,昂首阔步走过来,嘴角还挂着微笑。
祖母,孙儿来给您请安。
卫老夫人见到卫廷,脸上反而更加紧绷,还在因他昨日在早朝公然求娶纪氏女一事,心有不满。
卫廷不怕她的冷脸,哄着老太太道:祖母,是谁惹您生气?孙儿这就把他绑过来,毒打一顿,让他再不敢这么放肆。
除了你,这个家谁还敢这么放肆。
看着一表人才,军功赫赫的孙儿,卫老夫人的声音如同寒风掠过古木,不带丝毫温度。
你到底看上纪五什么?
卫廷想都没想,干脆道:看上她知书达理,处事得体,又温柔可人。
处事得体?
卫老夫人冷笑一声:处事得体会在军中追着你不放,还会在没有成婚时就生下孩子!
卫廷之所以会认下孩子是他的,还在朝堂之上求娶,除了借此能够在求娶纪青梧一事上减少阻碍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正是卫老夫人。
老太太古板守旧,立了一辈子规矩,要是知晓孩子是旁人的,定然不会同意纪青梧进卫家的门。
他脸上的神情温和:祖母不相信孙儿的眼光?您没见过纪青梧,您要真见到了,一定会满意的。
卫老夫人的口气坚决:纪五要想进卫家的门,除非是抬进来做妾,否则我不会同意她嫁进来。
听到这话,卫廷心中叹气,面上不显,道:祖母,纪家怎么会同意家中的姑娘到我们卫氏做妾,宫中太后更不会同意。
你还知道她纪家与太后同气连枝?
卫老夫人责怪道:你若是真心为宫中的荔如着想,就不该和纪氏一族的女子有牵扯。
卫廷沉默了半响,低声道:孙儿怎会不替妹妹着想。
卫老夫人提到卫妃,见他垂下眉眼,心中就有些后悔。
卫廷语气低落地恳求道:孙儿好不容易有了想要娶的人,祖母就成全我一回。
卫老夫人见他执拗,自知他的脾性,看着如清风明月般潇洒,其实打小就固执己见又念旧。
想及当年旧事,卫老夫人也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还是松了口,道:改日引我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纪五。
卫廷垂下的眼中,倏然露出了光芒,嘴角重新拉起弧度。
卫老夫人与孙子多年未见,内心涌起几分疼惜。
你从北境回来,一路奔波劳苦,在家还没睡个囫囵觉,快回去歇息。
嬷嬷再次走进来,在卫老夫人耳边说了什么。
卫廷刚走到门边,就察觉卫老夫人的气息沉了许多,一双老眼像是要把他的后背盯穿。
你给我回来!
卫老夫人语气严厉道:潘嬷嬷,你把这话对着他再说一遍。
是,老夫人。
潘嬷嬷提高了音量:纪家的五姑娘,今日打扮得花枝招展出门去街上逛,身边围着不少主动献媚的公子哥。
光是她逛过的脂粉铺子里的香膏和口脂盒子,现在标榜着是纪小姐用过之物,已经卖上了天价。
想到此景,卫廷就皱起眉毛,也沉下了脸。
他知道她行事大胆,可她回到临安后,还行此举,被这么多人明目张胆地垂涎。
卫廷道:待她嫁入卫家,我会管束好她。
卫老夫人的失望浮现在脸上:你确定想要这样的女子为妻?
卫廷脸色凝重,但还是点了头。
待他离开了院子,卫老夫人的身形顿时像老了几岁。
自言自语般说道:难道真的是之前那些事情伤害他太深,他就寻了这么个庸俗狐媚的,故意来气我。
潘嬷嬷道:老夫人别多心,将军多年在军中,见过的姑娘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说不准是被五姑娘的美色一时蒙了心。
卫老夫人叹息道:你不必宽慰我,我之所以会同意,就是因为看清了他眼底的决心,他做了决定的事情,已经不是我这个祖母能劝得动的了。
随后,卫老夫人摘下头上的抹额,由着潘嬷嬷扶她去床上休息。
缓慢行走间,她又问道:明日去寒山寺供奉菩萨的经书和念珠,还有还愿的贡品可有备好?
早就备下了,请老夫人放心。
*
纪青梧出街一趟,最后还不忘去正在改造的医馆,盯盯进度。
米振川见到她的面,初时还没敢认,在她说了几句话后,才认出她来。
五小姐,今日可真是.....能言善道的米掌柜一时也有些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