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真是反了天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最终,需要筹银的数量,被定为了五百万两银子。

五百万两银子,这已经超过了大明王朝一年的税收了。

但对于京城的文武官员来说,是属于各自咬牙凑一凑,还是能给凑上的数目。

哪怕是现在手里没银子,也能写封信回老家,让老家的人把银子送来嘛。

老家宗族的那群族人,平日里没少打着他们旗号,横行乡里,大肆敛财。

特别是对于籍贯是江南几省的官员来说,五百万银子,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数目。

但这毕竟是一次意外支出啊,若是没有徐溥三人搞事,他们根本就没有破财消灾的必要。

在场每一位大员,在心里都快把徐溥,刘健和贾俊三个人给骂死了。

徐溥看着众人,开始分发任务。

这五百万两银子,咱们就按照部门分配吧。

我们户部先做个表率,自领三十万两。

希贤,你们礼部也表个态。

刘健痛苦地捂着额头:礼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一个清水衙门,我们就……领十万两白银吧。

廷杰,你们工部呢?

徐溥看向贾俊,眼眸中有深意:你们工部油水可丰厚的紧,至少不能低于我们户部吧?

贾俊张了张嘴,最后只能认命:那我们工部,也领三十万两。

景明?徐溥点了点头,又看向王霁。

王霁瓮声瓮气地说:我们大理寺,领五万两银子,多了没有。んΤTρs://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

在徐溥的主持下,五百万两白银,都分到了六部九卿和其他部门的主官身上。

再由这些主官,向他们的下属进行筹银。

五百万两银子看着多,每个部分负责个几万两白银,很快也就分完了。

既然都拿到各自的任务了,那我也就不留你们了,赶快去筹银子吧,

徐溥摆了摆手,有些疲惫。

其他官员也没说什么,相互拱了拱手,客气两句后,便沉默地离开了徐溥的家宅。

今天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此后数天,筹银的寒意,终究是传到了京城的每一位官员身上。

在朱祐樘举起的屠刀,和各部门主官的压力下,每一位官员都不情不愿地,或多或少地贡献了一些白银。

短短三天之后,五百万两白银便已凑齐,工匠开始进入紫禁城工作。

而那些库房里没有的主材,例如大型的楠木,还要从西南各省向京城运送。

哪怕是走水路,也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全部运到。

按照工部尚书贾俊给出的工期预计,养心殿反而是建的最快的,大概明年开春就能修好。

奉天三大殿则是需要等到明年夏天,待楠木全都运到之后,才能修好。

而西苑的重修工程,至少要历时三年,方可修好。

……

乾清宫。

朱祐樘手里拿着东厂的密信,冷笑连连。

好啊,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就能办成的事情,贾俊敢向朕开口要六百万两。

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刘昭向先帝要了八百万两修缮奉天三大殿。

真是反了天了!

朱祐樘将手中的密信重重地扔到地上,胸中杀意沸腾。

而那被扔到地上的密信上面,赫然记载着那天在徐溥家里,每一个官员说的每一句话。

贾俊的无耻发言,大大超乎了朱祐樘的想像,心中已然动了杀意。

不过现在贾俊正在主持修建皇宫,暂时还不能杀他。

等到他把宫殿全部修缮完毕,再动他也不迟。

工部的腐败程度,真是令人发指,贪墨都敢贪墨到皇帝头上来了。

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

明万历二十五年时,已经从奉天殿改名为皇极殿的三大殿,又被烧了。

当时工部给神宗皇帝的报价是一千五百万两,神宗皇帝嫌贵,就一直没修。

那黑黢黢的三大殿,就从万历二十五年,一直拖到了天启元年。

熹宗皇帝登基后,觉得三大殿就这么烂着也不好看,于是有了修葺的意思。

结果这次工部有经验了,害怕再次吓到皇帝,所以给出的报价是八百五十万两白银。

熹宗皇帝还是觉得贵,恰巧熹宗皇帝有些木匠天赋,就自己找人监督修建三大殿。

至天启七年,将三大殿修好之后一算账,总共只花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文官痛恨熹宗皇帝不给他们捞油水的机会,于是给他安了一个木匠皇帝的绰号。

这一安,就是四百年。

同年,熹宗皇帝驾崩。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