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30章 军垦(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李世民原本以为李宽应该是最支持他征讨高句丽的人,但事与愿违,李宽居然也觉得自己不适合现在开战。

本就有些失落的李世民,此时听到李宽这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你说什么?

李世民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宽,心中也随之一动。

李宽微微一笑,重复道:儿臣的意思是说,打不是不能打,而是现在没必要打,倒是可以先想办法开发一下辽东。

如果将辽东开发出来,那么朝廷也能够将其作为我大唐日后攻伐高句丽的跳板不是?

听到李宽的话,李世民不免有些奇怪。

这开发应当如何开发?

大唐人对于辽东之地的认识不足,是限制大唐对辽东开发的主观原因。

至于真正的底层原因,无非是人口不足以及辽东目前较为松散的现状造成的。

只要找到了原因,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简单多了。

父皇,儿臣建议施行军垦之策。

军垦?

李世民微微一愣,身为知兵之人,他自然是知道这军垦指的什么。

寻常时候作战,大军携带粮食只能维持数月时间,这种战事讲求的就是迅速结束,不会拖延,否则一定会出现意外。

但是打仗不是过家家,总归会有意外和不同的情况发生。

因此长期作战和对峙的情况也会发生。

而这时候,调运粮食不仅仅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说,还要面对时刻会被人劫走的可能。

可以说这种办法是成本极高,且不受控制的。

于是,大军会就近驻扎,并且开垦荒地自给自足,这就是所谓的军垦之法。

李世民想过对付高句丽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唯独没有想过李宽所说的军垦之法。

若是用这办法,恐怕短时间内见不到什么成效。

李宽点了点头,他并不否认这一点,但话虽如此,想要快速见效,还是取决于朝廷,而非百姓。

父皇,现如今辽东之地太过松散,部族林立,说到底就是一团乱麻,唯有军垦之法,可以徐徐图之,一步一步的将辽东之地的富庶之处彻底变成咱们大唐的土地。

以辽东之地的生产能力,一旦开垦成功,绝不亚于第二个江南。

而军垦之法,又能够有效蚕食和抵御他国入侵,尤其是能够对高句丽长期形成威慑,让其不敢随意乱动。

听到这话,李世民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对于李宽的分析颇为认同。

你这法子倒是可以,只是辽东眼下终究是苦寒之地,你觉得大军去了那地方,会不会有人抗拒?

军垦虽然说都苦,但是去辽东,其他人也不傻,李世民倒是可以一道旨意让人去就是了。

只是这样做,辽东之地能不能留住人还是两说。

见亲爹有些纠结,李宽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这些问题。

父皇,这就要看朝廷的如何做了。

若是给的条件和坐牢没啥区别,那其他人自然是会想不去就不去的,但若是条件丰厚呢?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看着李宽此时的反应,便知道怕不是李宽已经有了腹稿。

看你的样子应当是有些考量,说说看让朕和太子也听听,如何才能够让人心甘情愿的去这辽东之地。

说完,李世民和李承乾就齐齐看向李宽,眼神中满是期待之色。

李宽也不藏私,想要让亲爹暂时歇了攻打高句丽的心思,那自己就要让亲爹转移注意力才行。

因此,听到这话之后,李宽便点了点头,将自己先前想的计划和盘托出。

父皇,咱们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这一次辽东军垦并非是简简单单的种个地就完了。

自您下旨之日起,这军垦便应当直属皇室所有,朝中一律不能插手,便是三省六部也不行。

为何?

李宽这第一句话就让李世民面露震惊之色。

他还是头一次听闻要将军垦一事收拢到皇室手中这么一说。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垦的纯粹,简单来说,辽东之地的土地只能是军垦衙门的,而不是私人的。

听到这话,李世民似乎想到了什么,瞬间眼睛便微微眯起。

你得意思是,有人会觊觎辽东的土地?

李宽点了点头,解释道:其实这再正常不过,毕竟有些人,开垦的时候不见他们,开垦好了他们便来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因为李宽说的不是玩笑话,而是事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