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56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56节两个人对视一眼,走进去。

刚进去时,眼睛并不能适应里面的黑暗,等终于看清了,就见破败的老炕上,露着棉絮的老蓝被子里,躺着一个身形枯瘦的老人。

男人招呼着:老陈,有两个外乡人,他们说认识你,来看看你。

老人听了,艰难地压下咳嗽,喘着气,睁开眼睛,哆嗦着看向聂南圭和初挽。

当他看到初挽的时候,眼睛陡然间亮了:你,你,小师妹……

到了这个时候,初挽已经确定床上躺着的老人是谁了。

她压抑下胸口的热意,走上前,低声说:我是初步瀛的女儿,你是王爷爷吧。

床上躺着的老人——王永清,听到这话,眼睛陡然睁大了,他盯着初挽,看了很久,陡然间老泪纵横。

他一边流着泪,一边爬起来,抱着被子,就在床上,半跪在那里:师父呢,师父呢,师父他老人家呢?他老人家呢?

初挽:我太爷爷在三个月前已经离世了。

她盯着王永清,道:我太爷爷临终前,一直牵挂着的就是我姑奶奶,终其一生,他都无法释怀。

王永清一听,怔在那里,之后便嚎啕大哭,捶胸顿足:我对不起师父,我对不起师父,我这样的人,竟然能苟活至今,我对不起师父!

初挽试探着道:王爷爷,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怎么会到了这里?

那王永清逐渐平复下来情绪,含着泪:一言难尽哪!

初挽道:王爷爷,关于当年我姑奶奶失踪的事,有一些细节,我想问问你,你帮我回忆一下,可以吗?

王永清连连点头:你,你要问什么?

不过他这么说着的时候,又看向聂南圭:这是?

聂南圭便看了一眼初挽:我有个问题,想问问,问了后,我就出去,你们好好聊。

他自然也是知道分寸的,别人家这个时候难免说些家事,他也不好在场。

初挽:你问吧。

聂南圭盯着王永清:王前辈,我是聂家的后人,我三伯叫聂玉书,我想问下,当年我三伯也和初家小姐一起失踪的,你可知道我三伯的下落?

王永清盯着聂南圭:你是聂玉书的侄子?

聂南圭点头:是。

王永清脸色骤然僵硬,之后,他那虚弱的身体瞬间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他直接攥起来炕头的洋铁壶,冲着聂南圭打过去:聂家的后人,也配和初家的孙小姐站在一起!

洋铁壶砸在聂南圭肩膀上后,直接砰的一声摔在地上,里面散发着馊味的茶水溅得满地都是,聂南圭身上也是湿得狼狈。

聂南圭没理会自己身上的狼狈,看着王永清,道:王爷爷,我只是想知道当年的真相,如果我们两家有什么仇怨,可以另外再论。

初挽也安抚道:爷爷,你别急,现在解放了,世道不一样了,现在讲法律,过去的一些事我们也不好提,现在最要紧的是,你得把当初的事都给我说明白。

王永清看着初挽,却是摇头叹息: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根底啊!

说着,他才提起来,原来那一天,按照计划,他原本应该陪着初挽姑奶奶一起过去花旗银行的库房,只是当时天津的一位朋友匆忙过来,说起一件事,他觉得事关重大,便和初挽姑奶奶说了一声,匆忙赶过去山西。

等在山西把事情料理妥当,他给北京这边发了电报,想着赶回来,恰好遇上了国民党余孽,便被抓了壮丁,就此身不由己心急如焚。

就这么生生熬了两年,国民党撤退了,他勉强捡了一条命,赶回来北平城,结果这里已经改天换地,昔日的师父和师妹再不见踪影,琉璃厂也变了一番天地。

王永清叹道:解放后,我也怕再惹是生非,便干脆改了姓名,混口饭吃,同时想着慢慢打听师父的下落,我先是被人家认出来,说是让我继续做手艺活,之后就打成了□□,香港人让我去法国献艺,我不敢去,我怕去了就再也找不到师父了。可谁知道,我留在北京,愣是没找到。这些年,也怪我自己脾气不好,处处不得志,闹到现在,也是穷困潦倒,病入膏肓!

他含泪看着初挽:三个月,也才三个月,我竟然没能见到师父最后一面!

这么说话间,旁边聂南圭一下子沉默了,初挽也没说话。

显然两个人都没想到,以为找到了一个知道当年事故现场的人,结果他竟然根本对此一无所知。

王永清看着聂南圭:你先出去吧,我和我们家孙小姐有些话要说。

聂南圭有些颓然,颔首,起身出去了。

聂南圭出去后,王永清还撑着身子看了好几眼,确定他走远了,之后,才对初挽道:孙小姐,我这身子骨已经不行了,救也救不好了,我有个事,要紧事,这个事在我心里藏了快四十年,我得说给你,说给你,我死而无憾了。

初挽神情郑重起来:王爷爷,你说就是了,我听着呢。

王永清咳了好几声,初挽给他找了找水,拿来伺候他喝了,又帮他捶背,王永清这才稍微缓过来。

他靠着枕头,颤巍巍地道:当年我匆忙离开北平,是因为一位天津朋友来找我,那朋友是天津同泰祥的经理。

初挽心里一动:然后呢?

王永清:天津同泰祥的情况,你都知道吧?

初挽点头:知道一些。

王永清虚弱地颔首,之后才道:清朝没了后,郭世五受袁世凯所托,跑过去景德镇,聘用了原本烧造官窑瓷器那批人,烧造出胜似乾隆官窑的瓷器,出尽了风头。为了效仿郭世五,当时德泰细瓷店的刘勉之看了这个,眼馋,也想跟着做,他当时有北京古玩陈列所的门路,便从那里借了七八样官窑瓷器样品,要去景德镇仿造,他当时想请人把关,找上了师父。

初挽略想了想:我记得太爷爷提过这件事,但是他拒绝了。

王永清却扯出一个沧桑的笑:对,师父没去,我去了。

初挽便明白了,太爷爷没去,王永清去,王永清就是瞒着太爷爷去的了。

在那个年代,这种手艺活圈子内,小学徒跟着师父混,混出吃饭的手艺混出名堂,那师父就是天,就是再造父母,什么都得听师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