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57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57节初挽有所猜测,但并不敢确定,现在倒是知道了。

聂南圭应该是察觉到了,知道自己卖漏了一件青花瓷,不甘心,便使了这么一招。

当下初挽便笑道:聂掌柜,好巧,就这么遇着了。我是过来找一位朋友的,聂掌柜呢?

聂南圭:我是来这里等一位朋友的。

初挽:嗯?那聂掌柜慢慢等,我先走了。

聂南圭勾唇带笑:我在这里专门等你。

初挽:是有什么事吗?

聂南圭把玩着手中的核桃:我们犯不着来这些虚的,就明说了吧,上次是我大意了。

初挽:大意?怎么了?我坑你了?

聂南圭:别在这里装傻。

他叹:谁想到呢,我竟然栽在了你这么一个小丫头手里,竟然让你从我眼皮底下拿走了这件明初青花瓷。

初挽听这个,便知道他只察觉了那件青花瓷盖罐,还不知道黄玉朝珠的事,当下便无辜地笑道:是吗,竟然是明初青花瓷?你聂掌柜开了这金口,那物件算是断代了,以后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聂南圭笑看着初挽:也怪我,一开始就该问问,但凡知道你姓初,我也得多留一个心眼。

初挽笑得云淡风轻:彼此彼此,但凡知道你姓聂,你家店门我都不会踏进去。

聂南圭收起来那核桃,弯唇笑着道:其实也犯不着,我也没得罪你吧?我还让你在我这里捡漏呢!

初挽:这倒也是。

聂南圭收敛了笑,正色道:初挽,其实想想,我们两家的那些旧怨,都经历了这么多年,北平沦陷了,日本投降了,中国解放了,我们又经历了公私合营,经历了十年动荡,说实话,能挺到现在的,咱都得握握手,感慨一声,世道轮回,咱们又可以站起来了。

初挽听他这么说,也就道: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不过请问聂同志,你在这里等我,是要请我喝一杯茶水,还是有什么大买卖可以介绍一把?

聂南圭眼帘下垂,慢悠悠地笑了声:初挽,我们一码归一码,你从我这里空手夺宝,我说一声佩服,自己卖漏了,我绝不找补旧账,我愿赌服输——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初挽,道:但是我也想告诉你,我聂南圭手底下就没卖漏过,哪儿跌倒的,就得哪儿爬起来,

初挽:所以?

聂南圭挑眉,声音中有几分戏谑:你以为,你为她得了那物件,她能留得住吗?好玩意儿永远是留给有一双毒眼的人,有多大本事捡多大的漏,既然没那本事,那东西,她哪儿来的,那就哪儿走。

初挽颔首:这一招够狠,釜底抽薪,我佩服。

聂南圭笑道:初挽,你也确实够机灵,竟然真的跑这里来了。不过可惜了——

他尾音上扬,初挽不动声色:嗯?

聂南圭好整以暇地道:你现在过来,已经晚了。

初挽:东西已经在你们手里了?

聂南圭垂眸,看着自己手中的白狮子核桃:没有,不过你来新街口,就已经晚了。

初挽听这话,也笑了:聂南圭,依你聂家的家底,破船还有三斤钉,你说你至于吗,为了这么一件小盖罐如此大费周折?

聂南圭笑看着初挽:那我更想不到,昔日琉璃厂大古董商初家的后代,竟然跑到我这小店捡漏了。

初挽便叹道:没办法,如今不比以前了,日子不好过,好歹也想着混口饭吃,左右那青花瓷盖罐也不在我手里,谁得了都是缘,你们既有绝世妙计,那就随你们得去吧。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我们回头再见。

说完,她转身就走。

聂南圭看着她的背影,慢悠悠地道: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你从我这里拿走的那五颗珠子,到底有什么玄机。

初挽回首,冲他莞尔一笑:你自个儿慢慢琢磨吧。

第44章

走出胡同后,初挽便收敛了笑。

她知道聂南圭一定是做了一个局,给苏玉杭做了一个局,要让他把那件盖罐让出去,而现在,显然聂南圭还没得手。

既然他还没得手,她便还有机会。

初挽冷静下来,回忆着上辈子的种种,她曾经详细调查过聂家的底细,如此回忆一番后,她便连忙叫了一辆板车,让板爷带着她,直奔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到了那边后,她凭着记忆,总算找到了一处宅院,那是老北京典型的四合院,卷棚歇山式银朱油大门,大门左右是布满青苔的下马桩,绿树掩映间隐约可见里面大北房,四梁八柱高挑,一看就是有根基的宅院。

初挽看那房门外停着三辆自行车,约莫知道自己还没来晚。

当下立即敲门,敲了三四声后,才听到脚步声,里面是一个穿了对襟大褂挽着髻的老太太,带着晚清民国的遗风,神情略有些木讷地看着初挽。

初挽笑道:听说这边有些老玩意儿,我来看看。

那老太太并不太热情的样子,不过还是把她让进去。

初挽见此,知道自己蒙对了。

就在十年动荡最开始,开始破四旧了,家底厚实的老北京都开始自己砸自己烧,没烧没砸的都被抄走了,但是就在这四九城里有几家,事情一出来,文物局就派人过来,直接把这些人家给护住,之后赶在这些运动前,将他们家那那些东西直接大车拉走了。

这些被保护着的人家中,其中有一家就是当年慈禧太后娘家的一支。

他们家这些年自然也是遭了不少波折,略过不提,不过这几年政策落实了,许多当年查抄东西也就给返回了,其中也有折价卖给公家的,也有自己主动捐献了的,但是驴倒不散架,他们家到底是家底厚儿,事先自己也挖坑埋了不少,笤帚随便扫扫墙缝里都有些东西。

所以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在家里便慢慢地变卖,也不声张,消息灵通的自然会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