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35(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之后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积水堆积可泛舟行动。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等地,又被海溢龙卷风波及,到处一片狼藉。

骆养性一直留在浙江,他的两名手下庄志用和罗天纵都已经押解大量银两回了京城,骆养性却因为游健的密信留在浙江,等待有可能到来的天灾,好方便即刻救灾。

没想到天灾发生时间与游健预估的要晚好几天,并且灾难范围还要更大,哪怕骆养性早就有心,按照游健’预测‘的那样准备着,依然被到来的天灾给吓住了。

大自然的威力,再一次提醒了人类的渺小。

感慨之后,便是紧锣密鼓的安置百姓。海啸和地震一样,属于天灾。

危险性的话,其实都一样危险,但是地震呢,具备变动。有时轻微有时严重。

不过能上’史记‘,那就挺严重。但话说回来,历史上的崇祯元年是没有地震发生的。

崇祯元年的’糟糕‘在于兵变以及后金入侵,以及浙江海溢。而崇祯二年则是,陕西等地大饥,后金兵入关,遵化之役,山西援兵溃于良乡以及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陕西起义军攻三水。

总结起来就是,元年的天灾人祸是海啸以及兵变和后金入侵,二年则是饥荒和后金打入关内,以及内乱。

都是天灾人祸齐了。

人祸可避免,可是天灾

TM的还会提前。

“一定是此方天道在针对老子。”

游健心中骂骂咧咧,觉得天道有时候真不是玩意儿,像他以前选定刘秀为天道宠儿,为了刘秀顺利在昆仑之战取得胜利,嘿,甚天降流星都搞出来了。

焉知严重得多的海啸以及提前一年多的地震,不是因为辽东防线那边,卢象升不像袁崇焕那样好忽悠,因此蒙古那边没有来自大明的’无私赠与‘,导致日子难过得很,能不能顺利熬过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冷的冬季,都要打一个问号。

而且历史记载蒙古得了大明的赠与,转头就送给了后金。先不提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后金其实也被天灾波及了。

现在没了蒙古的’帮助‘,且因为需要蒙古的结盟,还要反过来支援蒙古,负担加重不少,因此对于大明,或者说富饶的中原腹地更加的势在必得。

想要攻打大明,输了减少人口消耗,赢了便是天胡,甚至有可能入主中原。

只可惜,并非只有后金那个皇太极一个聪明人。

作为名将又是优秀的文臣,卢象升升职成为蓟辽督师后,就在宁远、辽东等地布置了更加’丧心病狂‘的防御,只要后金敢来,不说全部留下,最起码也能留下三分之二,一半多的人数。

也就是说,其实辽东方面,游健不需要担忧,有卢象升在,怎么可能发生历史上后金绕道山海关,直逼京师的事情来。

游健的关注点,还是在内部。内忧外患的烂摊子,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游健很烦躁,已经好几天都没有休息好。

国库的银两不多,哪怕将他肥了一波的私库算上,也不能填补空缺。

至于财政,一片赤红,看一次扎眼一次,游健到现在都不敢再看。

“浙江海溢,嘉兴绍兴遭遇飓风暴雨”游健揉着太阳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赈灾,肯定是要赈灾。但你们作为大臣,别什么事情都问朕。朕想要你们拿出章程来。”

金銮殿上,游健真的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发火,什么事情都斟酌再斟酌,拖拖拉拉定不下一个章程。

知道的可不一定赞赏他们稳重,对游健这个皇帝尊敬,而会觉得他们这是故意的。

原因嘛,大概就是想要给游健这个想要独断乾坤的皇帝一个教训。

游健并不蠢,自然知晓这些个大臣的心思。只是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等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游健也就再一次忍了,再一次询问他们的赈灾章程。

结果还是那样,和私下的小会一样,内阁成员还没有说话呢,御史台的御史们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起工部官员的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