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能认?仗着做瓷窑买卖,手里有些银钱,早就不将人命当回事了。
谢大娘子因此看穿了谢氏,就在衙门里,当着许多人的面,与谢大老爷说,从此之后她与谢家无关,她这个‘谢’字,与大名府的‘谢’字不同,是少一点的‘谢’。 少一点是什么意思?那还是‘谢’字吗?
一个读书人摇摇头:谢大娘子这是在讽刺谢家,少一点,少的是什么?
有人接口道:少的是,见不得人的那一点呗。
安静过后,人群中立即传出笑声。
好,少一点的‘谢’好,咱们以后就认准了这个‘谢’了,谢大娘子的‘谢’。
……
杨家铺子前越来越热闹,谢崇海将指节捏得作响。
无论现在他们怎么做,都是晚了杨家一步,就算现在赔了银钱,可想而知那些人也不会再信任他们。
除非杨家和谢玉琰出事,出的事要比谢家更大。
他们有多少泥炉?谢崇海问。
下人道:刚刚又运来两车,后面还有,应该很多。
这些泥炉在最好卖的时候,谢玉琰没拿出来,当真是用在了最关键的时候。
咱们要不要开门?管事小心翼翼地问。
开门做什么?谢崇海道。
管事一时说不出话。
谢崇海眼睛中一闪厉色:等着吧,她闹腾不了几日。他们对付她的手段都已经想好了,等一切准备好,他们就会下手,将一切全都解决。
再也不留后患。
谢家马车灰溜溜地走了。
满怀心事的谢崇海,自然没发现,有两个人一直盯着他们的马车看。
文正臣带着自家小厮,就站在不远处。
小厮道:没错,那就是谢家的马车,那跟车的管事我见过,有一年还来家中送过年礼,不过老爷没收。
小厮一向机灵,他见过的人一般忘不了。
文正臣点头,又看向杨家铺子,嘴里喃喃地道:高下立见。比起谢大娘子,他们可差得太远。
若是没有别的手段,谢氏也就这样了。
小厮听着自家老爷话里另有一番意思,不禁道:这谢家还能用出什么手段?烧出的东西不如人,还能怎么样?
自然是一些见不得人的法子,文正臣道,在他们眼里哪里有对错,只有利益。
说完话,文正臣向前走去,还不忘记吩咐小厮:去买只泥炉回来,今晚老爷也煮茶尝尝。
如果这泥炉真的好,他还要带去京城。
……
巡检衙门。
贺檀已经打好了包袱,但他磨磨蹭蹭不想走。
自然不光是因为杨家送来的饭食,让他想要初五去做客。他是觉得缺席大名府的这场争斗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