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点半,新闻联播的风暴刚刚过来,数之不尽的广告同时播放,将整个华夏电视台都变成广告的乐园。
不管你是看芒果还是之江,全部都是广告。
然而很多人都将目光放在央视台上,因为很快就有一部剧首播,它就是《金粉世家》。
2000万投资、央视制作、歌坛红星主演、新人挑大梁,太多太多的新闻爆点集中在它身上,让人望眼欲穿。
美子,你说这部电视剧能够到多少收视率?帝都豪华别墅里面,陈金飞摸着刘亦非的秀发,宠溺的看着她,这是你的出道戏,它火、你就红;它失败、你就跟着沉寂。
两千万投资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将刘亦非捧起来,刘亦非的出道大戏不能败,败了他的全盘计划都会打乱。
刘亦非想了想说道,1.3%吧!
03年收视率计算很混乱,央视和地方台的收视率计算方式不一样,地方台电视剧的收视率普遍在10%以上,少数甚至可以达到20%的收视率,像玉观音就有25%的收视率。
但是央视台不一样。
央视台电视剧的收视率普遍不理想,寻常电视剧和节目的收视率都在5%以下,只有少数历史性大剧才可以突破10%。
像芒果台的《还珠格格》突破50%收视率的时候,央视的新闻联播才30%。
要知道。03年不是14年,14年有许多电视频道不再转播新闻联播,像芒果台的动漫频道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视台都不卖央视面子、不转播新闻联播。
但是在03年的时候。除了少部分在沿海地区酒店电视播放的国外电视卫星频道之外,其他的所有地方台都转播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可以说是真正的统治级新闻节目。
然而这样一个统治级新闻节目才30%的收视率,远远低于《还珠格格》的50%收视率,当然,你若是认为新闻联播不行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央视公布的新闻联播观看人数为36472万人。
也就是说全国有超过三亿、接近四亿的人在观看。
《还珠格格》有吗?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庞大的观众群体,这只能说央视和地方台的收视率计算方式不一样,央视计算的是真正的全国收视率。
如果是1.3%的收视率。这次的投资就算是失败了。陈金飞摇摇头,他当初之所以投资《金粉世家》就是看中它张恨水作品的名头和央视制作的招牌,它若失败了,陈金飞就得怀疑自己投资电视剧的眼光了。
那就5%吧!刘亦非歪着头。说了一个让陈金飞哭笑不得的数据。
帝都一家三星级宾馆里面。许多没出现的沈梦突然找到了李霖,李霖大土豪,你主演的新戏要开播了。
《金粉世家》。李霖给沈梦提供了名字,说吧,你突然跑来做什么?
沈梦现在身兼数职,是三个艺人的经纪人,忙的一塌糊涂,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来找李霖的。
我来找你是弄点钱花花的。沈梦手里做着搓钱的动作。最近手头紧。
滚。
李霖送了沈梦一个字。
别这样啊!沈梦一把抱住李霖的大腿,亲亲我的好李霖。最近我真的手头有点紧,你就帮帮忙吧!
说。李霖根本就不吃她那一套,什么忙。
这个忙……。沈梦迅速拿出一叠计划书给李霖,然后保持求神拜菩萨一样的模样祈祷道:最近我真的是穷疯了。
李霖接过计划书扫了第一眼就将计划书给扔了回去,我暂时没有开演唱会的想法。
计划书的首页写着‘亚洲巡回演唱会’的字样。
很明显,这份计划书是歌手最常见的吸金利器——演唱会的企划书。
你怎么能这样。沈梦激动的说道:这可是演唱会、这可是演唱会啊!
多少歌手想开却开不起的演唱会,只要你同意,我们立马联系主办方、顺势做宣传,配合《金粉世家》的播放将新闻炒起来。
今年内我没有开演唱会的想法。李霖摇着头,我马上发行第二张专辑,第二张专辑过后我会考虑再接一部电影,彻底跨过歌坛这个圈子走进大荧幕。
《杀人回忆》虽然是他主演的电影但却是韩国电影,国内的导演根本就不承认这个履历,媒体在说起他履历的时候也往往无视了《杀人回忆》的存在,让他想要凭借着《杀人回忆》杀入大荧幕的想法彻底落空。
至于演唱会,可能明年、也可能后年会开吧!
你知道的,开演唱会既消耗时间又消耗体力,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玩演唱会。
可你不开演唱会我怎么赚钱?沈梦可怜巴巴的看着李霖,忽然,她狂乱了起来,要不这样吧,你再看看这个!
沈梦又递了一份企划书给李霖。
', '>')('这么多企划?李霖惊异的看着沈梦,这位有着向神经病趋势发展的经纪人到底想干什么?
翻开企划,第一页就写着李霖为杨浩、张绍涵一人打造一张专辑。
李霖看到这里,又将企划书扔掉,去年不是给了歌曲了吗?怎么今年还要。
就是因为去年给了歌曲今年才要啊!沈梦尖叫了起来,你的歌曲捧起了杨浩和张绍涵,但他们现在需要新的作品来证明自己。
这一切都看你的了。
沈梦手舞足蹈、情绪激动,似乎钱景就在眼前。
她是李霖、杨浩、张绍涵三个人的经纪人。其中李霖最火但是很少接代言广告的他给沈梦的抽成不是很多,至于杨浩和张绍涵,他们两个虽然不是很火但至少给沈梦提供了很多的抽成。
只是没有新作品的杨浩和张绍涵热度在渐渐消退。
张绍涵还好。曾经演过电视剧的她在歌坛取得一定程度之后又跑去演偶像剧了,杨浩就悲剧了,除了拍广告就是商演、上各种综艺节目来曝光维持人气。
简单的说就是沈梦在压榨张绍涵和杨浩。
一首歌。李霖道:两个人一人一首歌,三天之后你来找我。
好。沈梦欢喜的答应下来然后又可怜兮兮的将企划书递给了李霖,然后在李霖眼刀子一样的目光下扭扭捏捏的说道:最后一份企划书。
李霖扫了一眼企划书,立即被吸引住了。
这是一份电影投资的企划书。
沈梦和杨总打算以公司的名义投资几百万拍摄一部小成本喜剧电影。
小成本喜剧电影?李霖问道:公司打算做电影投资还是电影制作?
电影投资是个有钱人都可以投资,但电影制作不一样。不是专业的制作公司只会搞得一塌糊涂。
电影制作!沈梦道:公司这段时间积累了不少人脉,也认识了几个导演,所以打算跨行玩玩电影制作。
投资的话杨总会联系一些投资人的。你也知道,地产老板们可有很多热钱没地方用,而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导演和明星。
华夏影视圈非常迷信明星效应,他们非但自己迷信还对外输出这种观点。导致许多投资人在投资剧组的时候先看导演是谁、其次是有哪些明星参演。至于剧本什么的,投资人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大牌导演我们没有,但大牌明星这里就有一个。
你想要我主演?李霖扫了一眼沈梦,立即明白沈梦的第一个策划纯粹是恶心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企划才是真的,我需要看剧本。
剧本好、导演水准高我就主演。
李霖没有一口答应,而是要看剧本和导演。
一部电影最大的功臣就是导演,好导演才可以导出好电影。其次就是剧本,好的剧本才有扣人心弦的情节。
明星反而没那么重要。
演得好固然电影质量提升不少、但演得差也最多就是个花瓶。对电影整体的影响没有那么导演和剧本那么大。
只是明星有名气和人气,可以宣传炒作、拉动粉丝进电影院观看,对提升电影票房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华夏、韩国、日本等地都注重明星效应。
这也是李霖前世好莱坞出现编剧罢工浪潮的根源——底层编剧觉得自己比明星重要但收入没明星高,于是心里就不平衡了。
李霖刚刚准备踏入大荧幕,他得为自己的口碑考虑,若是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要口碑没口碑、要票房没票房,他估计就会从哪来滚哪去,没有个一两年是别想卷土重来、进军大荧幕的。
这可是公司的投资。沈梦傲娇的说道:给点面子,拍公司一部戏,就当做是为公司付出了。
问题是我得为自己负责。李霖苦笑一声,公司请来的导演若是好、剧本若是好,我自然接了,毕竟是公司、没理由不接是不是。
但若是公司只是为了捞一笔、剧本烂、导演差、投资小,完全打算靠着我的名气和人气捞一笔、玩弄粉丝经济,那我就对不起了。
公司不会真的是这么打算的吧!
李霖怀疑了起来。
沈梦有些心虚,她迅速扭过头,不让李霖看自己表情,怎么会呢,你想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熟悉的音乐飘了过来。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