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见过这官家前,她自然想说一句老不死的,恨不得这人赶紧没了,也好给自家阿畴腾位置,不过现在,活生生的人在自己面前,终究心情有些复杂了。
正想着,官家却是笑呵呵地道:希锦,芒儿呢?
希锦冷不丁被官家点名,且还是直呼名字,很有些被长辈亲昵喊著名字的感觉,她一时也有些意外,便忙回应道:刚才芒儿想放纸鸢呢,宫娥带着跑那边去了。
官家便笑了:我说呢,怎么不见人影,这孩子才多大,走路倒是稳当。
希锦垂着眼,恭敬地道:嗯,他活泼好动,倒是有些随了殿下。
旁边莫妃娘娘便笑着道:这都是随了官家呢,官家可是骑射的个中好手。
莫妃娘娘这么一说,大家都惊讶,于是官家也便笑着说:往年我确实喜欢骑射,如今年纪大了,大不如前了。
他这么说,大家当然纷纷表示皇上龙体安泰,必能长命百岁福泽万年,反正都是违心话。
这时候宫娥已经带着芒儿回来了,芒儿见了官家,倒是并不生疏的,上前喊道:大爹爹,你快帮我一起放纸鸢吧。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微惊,心想童言无忌啊,这纵然是你大爹爹,可这是官家,九五之尊,哪能这么随意。
谁知道官家并不见恼,反而是蹲下来,拿出来丝帕,笑着擦拭了芒儿额头的汗:瞧你,都跑成什么样了,竟不累吗?
一时又道:竟能说这么长的句子了,上次你刚来,还说不成句呢。
希锦从旁道;小孩儿家确实长进快,最近不仅会说话,还会背诗了。
官家:背诗?
希锦点头,笑着对芒儿道:芒儿,给你大爹爹背一首诗。
芒儿眨了眨眼睛,道:那我就背放纸鸢的诗吧?
官家慈爱地望着芒儿,笑呵呵点头:好,你且背来。
芒儿歪了歪脑袋,便背起来: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官家听着,眼中顿时迸射出惊喜,他喜欢地抚摸着芒儿的脑袋:芒儿实在是聪明,这首诗都是背得应景。
众人见此,自然全都恭维夸赞,惹得官家更加开怀。
莫妃便打趣,说还是进殿中坐下,于是大家便过去殿中坐下来,正好快到晌午时候了,有宫娥问起午膳,官家便道;那就在这里用膳吧。
这话一出,莫妃惊喜,莫家众位小娘子也是喜不自胜。
她们竟然能陪官家用膳,这是天大的福分!
大家面面相觑间,自然都明白,官家喜欢这小殿下,显然她们这是沾了小殿下的光呢。
莫妃那更是喜出望外,要知道官家这几年未曾在她这里用膳,结果希锦和芒儿过来,就把这官家给招来了。
她讨好这皇太孙妃并小殿下,算是找对了路子!
希锦自然也感觉到了,官家看来是十分疼宠芒儿的。
对此,她自然是乐见其成,且让芒儿多承欢膝下,守着这么一个帝王至尊的大爹爹,那当然是抱紧了!
第60章 出名了
莫妃更是用尽心思,连忙让人摆膳,大家各自回去略洗漱过,便入席了。
因是家宴,倒是没那么多讲究,不过那些膳食到底是比市井间精细许多。
用膳时,官家抱着芒儿,让芒儿坐在他旁边,小人儿如今越发懂事,用膳时坐得规规矩矩,任凭谁看了都会喜欢这小人儿。
官家亲自用了象牙箸来给芒儿添菜,又慈爱地问起芒儿种种。
因说起背诗来,官家问:芒儿这诗都是背得好,是谁教的?
芒儿便响亮地道:娘教的。
希锦听着,意外,她确实教了那么一两首,但不多,真不多,至于刚才芒儿背的那首,她更是闻所未闻。
真是好孩子,竟知道在官家面前给她添个好了。
官家听这话,笑着看过来:希锦倒是个能干的,既能教子,也很有些见识,更兼勇气可嘉。
希锦被这么夸,脸不红气不喘,轻笑着谦虚了两句。
官家又问起芒儿:我看芒儿很有些天资,若是耽误了也不合适,还不如早些让他入学,希锦你觉得如何?
周围人等听着,都暗暗惊讶。
这可是官家,比天大的官家,那是君威难测的,如今竟然张口就是希锦你觉得如何,和这孙息妇说话也太客气了。
希锦也是意外,不过还是道:翁翁,你说得倒是在理,只是芒儿小,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殿下又忙着,一时顾不上,家里没人做主,如今既然翁翁做主,那自然是听翁翁安排。
官家便笑了,又特意问起芒儿要不要读书,芒儿连口答应。
官家哈哈笑起来:确实有我年少时的样子了。
大家也都笑起来,一时氛围大好。
待用过午膳,众位小娘子很知趣,赶紧退下了,唯独希锦,因官家还在逗着芒儿说笑,她少不得从旁伺候着。
按说她作为官家的孙息妇,确实也该从旁伺候着,倒是不必像那莫家小娘子那般见外。
官家逗着芒儿说话间,说起蹴鞠,他是想带着芒儿一起看蹴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