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夫人被迫觅王侯 第154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就跟小媳妇喂猪一样,一股子一股子的,要么饿死,要么撑死。

宋太爷胡子一翘:没有孔咋烧火?烧完了才能封上。

杨老太立即摆上一脸的恭敬,也不与宋太爷争辩:先生您心里有数就行,我们都不懂,都听您的。

炭窑没弄成也就罢了,千万别把孙女、孙子的先生气坏了。虽然杨老太一直觉得,宋太爷暗地里总哄骗小孙女,小孙女假扮隋已肯定是宋太爷的主意。这桩事可把他们吓坏了,小孙女还因此受了伤,就为这,她心里能没个防备?

杨老太这话言不由衷,宋太爷才不会相信,真的相信他的话,咋一块好木头都不给他留?就那一堆一会儿要烧的木头,都被杨老太反反复复挑了五次,留下的都是歪瓜裂枣。

唉!

宋太爷是没想过,他都撸袖子下场了,竟然还会被人质疑。杨老太一双眼睛整天盯在他身上,好像生怕他将小狐狸教坏了似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次他就让杨老太好好见识见识他的本事,让她以后见到他,都得真心实意地夸赞一句。

起来吧,宋太爷吩咐宋二,我自己看。

在宋二惊讶的目光下,宋太爷蹲下了身,然后趴在地上仔细瞧着。

宋二真是不敢相信,自家太爷能做到这一步,看看不就是一个炭窑吗?说人家杨老太没见过世面,将这也放在心上,太爷自己还不是为了争口气,连体面都不要了。

这若是让太爷那些学生见到,恐怕要怀疑太爷疯癫了。

宋太爷身上的袍子蹭的都是脏污,胡须上

都沾了尘土,可他顾不得这些,让宋二搀扶着从地上爬起来,就挥手道:好了,现在就开始烧。

杨老太讶异:不等明天?

等明天?宋太爷道,让你将这些木头都偷走?

杨老太道:哪能呢?我这不是怕累着先生么?

我不怕累。宋太爷倔脾气来了,闹到这个地步,累不死他,但做不出炭窑,就要气死他了。

杨老太看了看旁边堆起来的木头,只好跟着点头:那就烧吧!

石平等人将木头抱进窑中,杨老太抄起了手仔细地看着:窑里不能放别的了?

别人没听懂,宋太爷却明白的很,杨老太认定他弄不好,琢磨着借火干点别,看那模样是恨不得在上面架口锅,将十六户的饭都做熟了。

赵洛泱站在远处看得清清楚楚,这场面顺顺利利,其乐融融,挺好的,她还是别凑上去了,等到开窑的时候再去看看。

整个西村都是一片繁忙,为了方便干脆十六户凑在一起做饭,宋老太、许老太、曹老太带着村中的媳妇子忙乎。

饭虽然不太好,但吃起来香,腾出手的人进门就吃,吃完再去忙,大家陆陆续续吃了一个多时辰。

东村的人一直盯着他们的动静。

高里正家里,几个村民凑在一起,说着东村的事。

拉回来好多车黑乎乎的东西,可能是人家不要的腌臜,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我看到了,是从一个失火庄子上带回来的,挑出来不少碎砖块,都用来砌墙了。

好像还要做炭窑,就在村边空地上,垒了个不太大的窑,刚刚我去看,已经点火了。

他们还会做这个?

这群搬来的人,做的事与他们预想的不太一样。至少他们粮食够吃,要不然一个个能那么有劲儿?

昨天买去城里给牲口买了不少草料,可见手里也有些银子。

高里正没作声。

村民们接着议论:就算有点银钱,他们人也多啊,照这么花,只怕不够到明年吧?

不是说,粮食够吃到春天的就行了。明年得耕种,秋天才能收粮食,这段时间咋办?

所以还得看着点,高里正道,每次他们来打水,都不要与他们多说话,他们男子不少,就怕突然夜里起坏心,就算不明着做,暗地里坑你,你也没法子。

外乡人,是要看着。

高里正不希望那些人粮食和炭能过冬,他屯了不少的东西,就等着卖给那些迁民,只不过现在他们手里还有,他就没作声,准备等到寒冬腊月,他们冻得不行的时候再卖给他们。

群迁民给他们带来这么多麻烦,不从他们身上赚点银钱,那不是亏了?

……

第二天赵洛泱起身的时候,发现她奶早就不在屋子里了。

她梳洗好了,才问她娘:我奶哪去了?

罗真娘道:去炭窑那儿了。昨晚是石平几个在那里看的火,天不亮你奶就过去了,我不放心陪着她去的,到了一看,宋太爷也在呢。

宋太爷和杨老太算是跟炭窑较上劲了。

罗真娘道:希望能成。

赵洛泱也顾不得这些,起了大早就往黄家庄子上去,说来也是巧,在半路上,他们跟昨天护卫马车的那些人又遇到了。

真巧了,昨天搭话的人,骑在马上向赵学礼打招呼,您们还去黄家庄子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