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夫人被迫觅王侯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学礼道:不是还有衙差跟着吗?

丁茂生道:昨天我们在路上看到了不少衙署的人,今天又瞧见了,衙差说要去打听消息,我们就分开了。

我原本也是要去看两个孩子咋回事,可我得把消息送回来。

丁茂生没贸然过去是对的,要不然他们都不知晓发生了什么,这是他们一早定的规矩,不能一个出事,其余人个个往上送,总要有人回来报信。

赵学礼道:你叫上几个人,我去寻张典吏,我们这就去找两小子。

石家人和牛家人是肯定要跟着去的,丁茂生又叫了几个壮年男子,冯老三听说出了事,也想跟着去。

赵洛泱道:冯叔,您忘了,您跟我三叔是一队的,今天要留下看家。

冯老三听到这话,只好退下来。

他们将一行人中的壮年男子分成了三队,每队人手都差不多,每天必须有一队人留在搬迁队伍中,护着老幼妇孺。

赵洛泱道:让丁叔和我爹他们先带人过去,我们走在后面,一会儿就能聚在一起。现在是要将事情弄清楚,最关键的是让张典吏出面。

府衙的人总比他们这些百姓说话有用。

张典吏快步和赵学礼走过来。

张典吏吩咐丁茂生:你带路,有什么话路上说。

丁茂生应声。

赵学礼看向赵洛泱:你们继续往前走,一定照看着点大伙儿。

赵洛泱点头。

父女两个默契十足,每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是如此安排。

赵学礼等人离开之后,其余人也继续往前行。

也不知道是啥事,杨老太道,离洮州越近,咋还不太平了呢?

这也是大家不愿意搬迁的原因,洮州这边说是战事停了,许多良田没有人耕种,从前分不到田地的农户,这次过去之后,朝廷会给房子

和耕地。

衙署说的好听罢了,有啥是白来的?就算给了地,种子、耕地的物什怎么办?耕地要等到明年,过冬的粮食朝廷也能给?

谁都知道,这不是啥好事。

可能是因为小孙女赚到了银钱,让大家赶路都舒服了些,杨老太就盼着洮州没她想的那么坏。

可现在离洮州刚进一些,好像就有风吹草动了。

都别慌,杨老太心里不踏实,却还是得劝大伙儿,可能张典吏去了,将两个小子带回来就没事了。

牛道昌的媳妇凑过来道:大娘,你说,这往后会不会就不太平了?

昨天那人劝我们逃走,说到了这边,可能会被直接入军户,您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牛道昌媳妇现在怕自己儿子被抓去入了军营,或者强行被安个军户。

杨老太瞪眼:别听那些人的,我们离开的时候都是登记造册的,随随便便给改了户籍,没有王法了不成?

杨老太这话说的干脆,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还不得任人家左右?真的给打成军户,都不知道要去寻谁给做主。

婶子别急,赵洛泱也劝说道,张典吏手里有咱们的户籍凭证,有张典吏在,不会出什么差错。

牛道昌的媳妇点点头,被杨老太和洛姐儿这么一说,她也稍稍安稳了一些,但脚下步子却依旧快,恨不得早点能见到儿子。

赵洛泱走到宋太爷驴车旁边。

张典吏的伤好了之后,赵家几个孩子就轮流上车跟着宋太爷读书。

就像赵元宝说的,坐车好,但就是要识字,弄不好还得挨打。

宋太爷看向赵洛泱:想说什么?

赵洛泱道:先生,可能强行征作军户的事是真的。

宋太爷捋着胡子没有说话。

赵洛泱接着道:就算不会被强征军户,可能去洮州入籍也有别的说法。否则大家搬迁过来,也就是做农户,何必要闹到逃走的地步?

宋太爷道:等张典吏回来,就能听到些消息。

宋太爷说完看向赵洛泱:怎么?着急了?急也没有用。

赵洛泱思量许久道:如果能认识洮州的官员,入籍的时候会不会好一些?

白日做梦?还是在提点他?

宋太爷道:我不识得。他是真的不识得,若是认识也不会跟着来洮州,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心灰意冷之下,想要找个清净之地。

宋太爷话刚说完,就听到赵洛泱叹了口气道:那我就尽量认识吧!

尽量认识是什么意思?

宋太爷瞪着赵洛泱,赵洛泱道:万一路上能遇到一个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