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84章 内置数十万根相变纳米针!(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实验室的大门应声打开,正在谈话的两人纷纷转头看过去。

李阳?

阳老弟……

和前几天相比,李阳憔悴了些许,但他眼里有光。

赵辉顿时意识到什么,脱口问道。

成功了?

何芸也是双手捧着,紧张的等着李阳回答。

李阳摇摇头。

成功了,但没有完全成功!

具体如何,他不便告知。

而且就算告诉他们,可能也不理解,里面的某些技术和知识,太过于深奥。

他之所以说成功了一部分,是因为今天早上,他成功复合出了「相变纳米针」。

解决了炸弹的主要成分和配置,接下来就相对简单了。

想着之前何芸的交代,李阳也觉得即便是在搞研究,也不能一直待在实验室,不然的话,人的脑子容易变得迟钝。

所以就提前出来一趟,权当是散散心,整理心情后,再攻克后续的工作。

何芸悄悄松了口气。

既然出来了,跟我回家喝汤吧!

李阳点点头,挽着何芸的手离去。

赵辉看到这,眼睛瞪得如铜铃。

恋爱的酸臭味,啧啧啧……

他点燃一根香烟,一脸姨妈笑的看着两人离去。

……

休息了一天,李阳继续投入到「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的研发当中。

根据模拟的数千次实验得出结论,由超流体氦-和单层碳块carbyne复合而成的相变纳米针,常态下为液态属性,可以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维持结构。

而在激活后,可以瞬间相变成固态针体,硬度甚至能够超过石墨烯……

根据它的特性,保存条件也十分苛刻,必须压缩在低温超导磁悬浮腔体中,防止它们发生相互碰撞,提前引爆。

搞定了弹体的内置弹药,接下来就是要设计整个单体,以及这款霰弹的系统和模块了。

常规动力的发射,可能无法支撑起它的效能。

再者,既然都是如此精妙的新型纳米针霰弹了,那就要上点儿猛料。

他在系统商城逛了逛,看到了几个比较合适的能量驱动系统。m.GaИQīИG五.cοΜ

冷聚变脉冲核心,这个比较合适。

冷聚变脉冲核心,即微型氘-氦3反应堆,直径差不多在五厘米左右,可以提供单次爆炸的初始能力。

再辅以电磁流体加速轨道,利用洛伦兹力将纳米针加速至0.1%光速,赋予穿透装甲、机甲等防御装备的动能。

两者结合之下,纳米针能爆发出最大的杀伤力!

智能化是「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又一大特点,自动化索敌,智能规划路线,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

李阳借助系统,完善智能索敌和追踪模块。

加装量子雷达波束和神经形态计算芯片,让这款霰弹变成拟人形态。

量子雷达波束,在其爆炸的瞬间,可以释放太赫兹频段电磁脉冲,以它为中心,可以扫描半径大约五百米左右范围的生物热信号。

安装的神经形态计算芯片,是基于人脑突触结构的ai神经元。

它可以在0.1毫秒内,给每根「相变纳米针」分配攻击路径和轨迹。

而且!

如果目标区域有敌方士兵活动的迹象,ai还能迫使「相变纳米针」优先锁定敌方士兵的运动神经簇。

李阳不断完善「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的各项结构和系统,并临时专门开了一条生产线,亲自动手,生产了一批霰弹。

因为技术难度高,却不够熟练,首次生产,他只生产了一百发。

看着静静躺在弹药仓中的「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李阳眼睛明亮,有些激动和期待,迫切的想要知道它们的效果究竟如何。

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每一发子弹饱含外壳重1.2kg,每发子弹内置10^6根「相变纳米针」。

霰弹杀伤半径在50-500m,可进行调节,穿透力等效为钢甲的话,大致为800mm。

他盖上弹药仓的盖子,深呼吸一口气。

不知不觉就过去一个月了,想必冯司令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既然如此,先带上这批「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去一趟中部战区,给他安安心。

他打开实验室的门,呼吸着外界的新鲜空气。

一直守候在外边的赵辉看到他出来,又见他提着一个箱子,顿时明白。

搞定了?

李阳颔首。

东西是搞出来,但效果如何,还得去中部战区实验才能知晓。

按照惯例,这款「暴雨梨花针量子相变霰弹」他是在系统空间中做出电子模拟测试。

测试不仅成功,结果还非常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