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鬼和人工智能(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和尚你是不知道,那天的雨下得老大了,稀里哗啦的,江上根本没有办法行船。

当日,神巫法驾要从这江上过去对岸,我们西河县的贾县尊便命人招来了我们渡口上大大小小的船夫,让我们一大早就在这里候着。

但是到了夜里,那江里的蛟龙知道神巫要渡江,便出来兴风作浪了……

船翁说得有声有色,眉飞色舞。

那蛟龙被其形容得凶恶无比,甚至连蛟龙的心思都被他说得清清楚楚,好像他是那龙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当时神巫在江壁石窟前向云中君焚香之后,随后天上一道神光照了下来。

……

那蛟龙再怎么凶恶,随着云中神祠的神巫一念咒,也得授首。

拈花僧:神巫一念咒,那龙就被降服了?

船翁:那可不,那天我就在对岸,看着神巫念完咒之后,那江上作恶招来风雨大浪的龙就乖乖地现身了,然后不得不亲身托着神巫过江,为它兴风作浪之举赎罪呢?

不过这蛟龙就是蛟龙,恶性难改,神巫过了江没回来,这龙可能又要开始闹腾起来了。

拈花僧听完问道:那立有云中君石像的壁窟在何处?

蓑衣船翁指向对岸:到了岸之后,往左边走不远就能看到了。

随着乌篷船慢慢地摇动,江对岸的景色也越来越清晰,和尚们也隐隐看见了渡口的模样。

拈花僧点了点头,那正是他此行的第一站。

他随口一问:对了,老人家,你为何总说这江水不定是那蛟龙作祟,难道近来又看见了那蛟龙?

而这个时候,船翁话匣子打开了,忍不住说起了一件事情。

看是没看到,不过……

船翁说到一半,但是立刻又忍住了,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说不得,说不得。

这透露了蛟龙的行迹,说不定水底的蛟龙会怪我呢!

和尚们看船翁这模样,立刻连忙问道。

什么事情说不得?

船家,为何说一半留一半?

船翁连忙摇头,神秘无比地说道。

说不得,说不得。

你们这些和尚,出家之人怎么也喜欢听这些事情。

但是最后,船家还是忍不住在在众弟子的催促下说了出来。

近来夜里,在这里和金谷县一带,经常有人看到江心有蛟龙之影浮现。

尤其是深夜,风雨交加之时。

龙便会出现。

众弟子议论纷纷,拈花僧开始没有言语,只是手心转动佛珠。

到了最后,还是问了一句:老人家亲眼看到了?

船翁摇了摇头:我这小船,夜里我哪里敢轻易去江上,这不是找死吗?

拈花僧:那是何人看到的?

船翁:这里经常有朝廷过路的运粮船,夜晚的时候看到有庞然大物突然现身逆流而来,听说船上的兵丁被吓得够呛。

那些外来的船哪里见过龙,一个个都被吓破了胆哩。

船翁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还与有荣焉。

他见过蛟龙,而且还见过那龙被神巫降服,而外地人没有见过。

下了乌篷船,到了渡口。

拈花僧和一众弟子们还沉浸在船翁所说的画面里,当时他们也在场,不过是在江那头,而不是这头。

所以江这边的事情,他们也知晓得不多。

如今有个当事人对着他们说了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事情也显得越发地真实,更和他们当初所见一一应证了起来。

拈花僧:果然是宝地。

我等初来,便听得这般多从前未见过的事,见过从前未曾见过之物。

此般种种,是经卷里得不来的。

弟子:是师父的缘法到了。

——

过了江,渡口旁边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云壁神窟。

就是此处了。

和尚站在石窟下,抬头看着那石像。

窟中昔日的不明石像如今已经有了人人皆知的归属,上古神祇云中君,如今大江两岸成千上万人信奉朝拜的神仙。

只见那神像端坐于窟中,静看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拈花僧上前,作揖叩首之后起身。

然后,盯着那神像看了良久良久。

其他和尚也跟着拈花僧一起行礼,之后静静地跟着其后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弹,连神态动作都一般无二。

只是突然间,拈花僧却哈哈大笑了起来,就好像发现了什么。

哈哈哈哈哈!

弟子好奇地互相望了望,然后问道:师父,为何发笑?

拈花僧双手合十,佛珠夹在掌心:贫僧悟了。

弟子说:哦,敢问师父,悟到了什么?

和尚说:看这石像!

弟子问:这石像又如何?

和尚抬着头,笑着说道。

来之前,我听闻种种有关云中君的传说,当时就有种猜测。

如今来到这里一看,果不其然。

众弟子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那石像。

洞窟深且幽暗,尤其是这个时候太阳到了另一头,石像的面目也模糊不清,甚至分不清是男是女。

众人依旧不解,等待着拈花僧接着说下去。

拈花僧扭头看了一眼众弟子,然后又对那神像作了一揖。

自古以来。

多是我佛门立泥胎石像,道门供奉仙圣多立的是神主牌位。

可是伱看这祭拜和供奉云中君的地方,用的分明就是我佛门的法子。

弟子说:可是近些年,南方也多有立神像的习俗,也不足为奇吧!

拈花僧摇了摇头:可是你看这石窟,不知道多少个年头了,还有这窟中神像,久经风吹雨打,岂是近些年的事情。

这个年头,道门供奉仙神,还是那各地族姓中供奉先祖,立的都是神主牌位。

立像的事情,还是近些年随着佛门渐渐兴盛而传开的。

但是这壁窟,以及里面的神像有些年头了,所以乍一听拈花僧这说法,似乎也有些道理一样。

见众弟子在自己点醒之下,一个个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拈花僧终于欣慰地点了点头。

随后,一口咬定的说道。

善哉善哉!

想必这云中君定然是我佛门下界的佛陀,为了普度众生救灾救难而来到了这东方。

那位年长的弟子上前:定然如此,凡人不识真佛,天长日久,岁月蹉跎,被凡人称作云中君。

拈花僧摇头:不是凡人不识得真佛,经中说佛陀有百相,名字容貌皆不过是外相。

不论叫何名又是何容貌,皆是佛陀。

吾等莫要着相了。

和尚说完还不算,甚至还举出了例子。

云中君有降龙伏虎之力,我佛门不正有这般种种传说么?

听说昔日蛟龙出世的时候,有人曾在大江之上见神圣以神光照大江,脑后神光如满月。

此不正是我佛门的脑后圆光吗?

弟子听完不断称是,连连点头。

是是是。

师父说的对极了。

虽然有些牵强,更不明白和尚这都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这个时候说是,那肯定没有错。

而且听闻那云真道的道士当初拜的就不是云中君,这才多久,云真道便将云中君送上了神坛,称他们自古以来供奉的便是云中君。

云真道中的云字不是云壁山的云,而是云中君的云。

我云真道弟子,自古以来就是拜云中君的。

不要问。

问就是自古以来。

这道士做得,我和尚就做不得?

岂有此理。

争夺话语权这方面,和尚们很有经验。

和尚面怀慈悲之色,只是神色有些不安地左右看了看,眼皮子又看了看天上。

既没有风云变色,天上也没有一个雷突然劈下来。

那雷既然没有劈道士,自然也不会劈和尚。

随后。

他这才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心中却忍不住想道。

莫非,我还真的说对了?

或许那天上的神佛就如同经卷之中所说的一般,有百相千面,在人世间有无数名字。

弟子们不知道和尚的心思,这个时候又问道:师父,我等该如何才能见到神佛呢?

拈花僧睁开眼睛:那神巫可神魂出游于天地之间,知晓世间种种隐秘,神佛又岂能不知?

弟子:您是说?

拈花僧:神佛早就已经知晓我们到来,我们只要诚心礼佛,心怀慈悲之心,自然能够感动神佛。

接下来,和尚们真的就在那江边石窟前静坐,念起了经咒来。

刚刚渡江,他们便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