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食全食美 第211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江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本打算让人给你送衣裳的时候顺便捎信儿过去的。

师雁行笑道:不算什么大事,你看着办就成。

以后摊子更大,只怕大事小情更多,若事无巨细都由她做主,那还不累死?

人得学会适当放权。

见鱼阵睡熟,江茴才小声说了另一件事。

对了,郑家那边……

啥?结亲?!师雁行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可细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这年月多得是盲婚哑嫁,若有青梅竹马的定亲已算意外之喜。

三个孩子自小相识,又一起上学,朝夕相伴,如今师家好味的买卖越发红火,两边也算门当户对,郑如意夫妇动这个念头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江茴叹了口气,他们倒没有坏心,且偶尔有寿来这边玩耍,我瞧着那小子也确实爱缠着鱼阵玩,可……

可到底还太小了,若就此草草定了终身,你觉得对不住鱼阵,是不是?

师雁行很明白她的心思。

便如江茴本人,若当年早早顺从父母嫁了出去,这辈子就毁了,哪里来的那般刻骨铭心的爱情?

大官人和郑平安知道吗?他们什么意思?

师雁行问道。

江茴道:大官人应该还不知情,但小官人心思细腻,倒像是瞧出什么来似的,前段时间只玩笑似的逼着有寿念书,不叫他往这边来。

到底是郑平安。

师雁行又敬又叹。

大哥起了这个意思,偏没过明路,当弟弟的自然不好明着劝说。

可他太了解师雁行,知道她不会喜欢这一套,便拘束侄儿……

师雁行沉吟片刻道:你们先不用管,只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几个孩子以前怎么样,以后也怎么样。回头我找个时间约郑如意夫妇出来,正式说说这事儿。

青梅竹马朝夕相处,产生感情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太小了!

这个年纪的小崽儿知道个屁的感情。

就算有感情,谁又能说得清是亲情还是友情?

等来日孩子们都大了,懂事了,成年了,到那个时候若果然两情相悦,只要人品过得去,师雁行自然不会反对。

但现在还不行。

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早熟,再过几年产生了懵懂的情愫,师雁行也不赞成这么早定下来。

娃娃亲什么的,善终的概率低得吓人。

甚至对柴擒虎的感情,师雁行尚且持观望态度,更何况两个屁孩儿?

简直是无稽之谈。

少年人的感情确实纯粹,很宝贵,但并不值得赌上一生。

他们的世界太过单纯,也太过单一,根本不没有经历过世事繁华的冲击。

多少年轻的伴侣曾海誓山盟,承诺生死相随,可真的走出去见了世面之后,又有几人能坚守本心?

人都是会变的。

幼年时的契约便如镜花水月,不值得信任。

第137章 【捉虫】书信

腊月初, 师雁行亲自回五公县给苏北海等人送年礼,又顺道去了郑家,说起要与与郑家兄弟和两个妯娌请客。

数月来郑义都在沥州掌控大局,慢慢推动新增设的成衣买卖, 自然脱不开身, 五公县里的活儿基本交给了长子郑如意, 他就是郑氏布庄实际上在五公县内的代言人。

而在这期间,郑平安也帮师家好味解决了一些大小麻烦, 于公于私, 师雁行宴请他们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另外郑母年事渐高,平时已经不大管家, 只放权给两个儿媳妇儿, 乐得自己含饴弄孙。

日常两位婶婶没少与江茴往来说笑, 柳芬更时常去家里与她玩,便是在郑家读书上学的鱼阵也十分照料, 一应饮食起居和自家孩子没什么分别,所以一并宴请了。

宴会就摆在师家好味本店楼上的包厢内, 师雁行亲自下厨做了几个硬菜,打头的便是这一二年风头居高不下的佛跳墙, 十分郑重。

叔叔婶婶可别嫌弃我肥水不流外人田,或是小气什么的, 非我自夸, 实在是放眼望去在这五公县之中,比我这儿更可口美味的馆子实在不多。

师雁行笑道。

郑平安就指着她笑,听听这利嘴, 我们什么都没说呢, 她倒先就叫起屈来。偏你多心, 都不是外人,自然是自家门店吃得舒坦,何苦便宜了旁人!若咱们日常穿衣买布,难不成不用自家的,偏外头买去?没这样的道理。

郑如意也出声附和。

他跟师雁行的交情没有这么深,而且因为性格的关系,也做不到如弟弟那般活泼亲近,只也是个厚道人,品性方正。

柳芬坐在师雁行身边,拉着她说个不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