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054明明是我的儿子(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珉儿不好意思地一笑:你不提起来,我真的忘了。

清雅为她脱下外衣,说道:那把扇子是皇上接太后入京后,太后送给皇上的,许是皇上过去天天手里握着剑,忽然把剑放下了不习惯,就一直用那把扇子代替。过去不论寒暑,皇上闲时都会握在手里,墨玉做的扇骨,又沉又严肃,看着也怪唬人的。

周公公还在找吗?珉儿问。

是呀,另做了两把扇子呈给皇上,都不趁手不喜欢。清雅道,周怀把宫里各处都找过了,唯独上阳殿还没有,不过奴婢已经说过很多次,咱们这儿没有。

难为他了,不如实话告诉他,是被我丢进太液池了,免得他到处去找。珉儿倒是坦荡荡的。

说不得,娘娘,这事儿咱们先搁着吧。清雅觉得,这些天帝后之间的气氛挺好的,怎么说那把扇子也是太后给皇帝的,虽然一把扇子不稀奇,可既然丢了并没什么了不得的,何必翻出来说明白,万一惹恼了太后或是皇上呢。等日子再久一些,彼此的感情都稳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也就不足为道了。

珉儿并不在意,随口道:也好。

清雅为皇后送上茶,笑道:皇上和娘娘,第一次好好地说了这么久的话,奴婢一直悬着心,总算没有不欢而散。

可珉儿却没有顺着清雅的意思去想,反而回忆起宋大人和皇帝说的那些过往。

当年的苛政重税她也是知道的,元州那里的人也怨恨朝廷压榨百姓,变天的消息从京城传到元州,得知新君免去各地两年赋税时,百姓们敲锣打鼓地高兴着,杀猪宰牛像过年似的庆贺,皇帝这个皇帝,是真正当得的。

想来,皇上也只做了三年皇帝,怪不得太后时常念叨,过去只要守住边关,管好纪州百姓的温饱。如今,泱泱国土全天下的事,都落在皇上的肩上。

珉儿自言自语,她一直觉得皇帝不像皇帝,但人家,也不过刚刚做了三年皇帝。打了七年的仗,身体里的戾气怕是还没散尽,却沉下心来为国为民,撇开他对待自己的莫名其妙,珉儿可没有资格否认项晔是一位明君。

清雅见皇后虽然没顺着自己的意思去想,可说出的话却是褒扬皇帝的功勋,便笑道:皇上,当真是了不起的皇帝呢。

珉儿颔首,但又问清雅:你在宫里二十年,过去的十七年,和如今的三年,有什么不同?

清雅被这话问住了,可她不能不回答,努力地想了想,应道:宫里的规矩,大多是依照从前来的,真要说的话,看起来井井有条,可总觉得哪里差了那么一些。她怕自己说错话,忙屈膝道,奴婢该死,奴婢太自以为是了。

珉儿让她起来,温和地说:我也觉得差了那么一点,而我比你更不如,原是不知道天家皇室该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是胡乱想的。

且说方才太液池边和谐安宁的光景,很快就传入宫里,长寿宫里太后听说儿子和媳妇好好地说了半天话,真真喜上眉梢,连刚端上来的瓜果,都要林嬷嬷送一份去上阳殿,林嬷嬷无奈地笑着:怎么会少了娘娘的,奴婢可没那么不尽心。

太后叹道:他们若真能好,我就安心了,若是过两年再能抱上孙子。

林嬷嬷劝道:大殿下和二殿下也是孙子,您可不能偏心。

这话音才落,就有话传来,说皇帝下令将大皇子杖责二十,为罚他夏日里在书房虐待宫女的事,这会子已经打上了,皇帝还派了人督刑,言明任何人不得袒护,自然太后也不得阻拦。

太后又心疼又无奈:那孩子做出这么凶残的事,不打是不行的,可晔儿自己也不好,他从来都不管管孩子。孩子们还小没什么,等长大了,他也老了,就不怕……

林嬷嬷劝道:您放宽心,皇上这不是管了吗?

太后捧着心门口说:过去在纪州多好,在这皇宫里,什么事都是要紧事,一点放松不得,而我又没什么用。

海棠宫里,王婕妤失魂落魄地站在宫门前,终于看到有人抬着儿子回来了,她急急忙忙跑上前。二十大板几乎要了儿子的小命,他连哭的力气都没了,那些掌刑的太监没一下是手软的,腰下的裤子都见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