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和太后都不会想要丢这个脸。
唯一的可能便是……
想到某种可能,裴老夫人心头发紧,捏紧了手中的佛珠,最后只道:我们阿识是个机灵的,旁人想算计她不容易。不过日后她出府时,还是多派人跟着她……
话是这么说,等裴织嫁入东宫,便不是他们这些娘家人能插手做什么的了。
两人心下微沉,都是满腹的担忧,相顾无言。
翌日,裴织来给祖母请安,敏锐地发现祖母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她将昨日在明觉寺为祖母求的平安符递过去,祖母,这是我为您求的平安符,您戴着,它会保佑您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呢。
裴老夫人被她逗笑,我也不求什么长命百岁,只要你们都能好好的便行。
裴织目光微闪,突然明白祖母今天为何心情不好。
她也不好说什么,耐心地陪伴老人家,和她说话,委婉地让她明白,自己能照顾自己,她没有想像中那般无能软弱,会被人随便欺负。
暗地里,裴织用精神力给祖母缓和情绪,让她能睡个好觉。
人一但睡眠充足,精神好、身体好,心情也跟着舒畅,不会胡思乱想。
离开寿安堂,裴织回秋实院,让芳菲将她上个月合的百濯香取过来。
姑娘,这百濯香只剩下一罐,您要送镇北侯府的姑娘,可能不够。
那我多合一些罢。裴织笑道,顺便也送三姐姐她们一些。反正都是送人,那就多做一些,当个人情。
丫鬟们听说她要合香,帮她准备需要的药材和器具,裴织便忙碌起来。
几天后,裴织将制好的百濯香用描金粉彩瓷罐装好,装了几个小罐,让人送去镇北侯府。
回来的人带回镇北侯府姑娘送的回礼。
裴织一一翻看过去,直到拿起温如水准备的回礼,目光微凝。
姑娘,怎么了?
芳菲几个丫鬟探头看过去,只见那匣子里是一个用大红色绳子编的络子,样式十分精巧美观,一看就让人觉得喜庆,格外喜欢。
这络子的样式很新奇,都没见过。
是温姑娘亲手编的?倒是手巧。
几个丫鬟都十分惊讶,欣赏络子的样式,暗暗琢磨起来,不知道这种络子怎么编法。
裴织将匣子合上,说道:将这匣子放到博古架上,别弄丢了。
芳菲、芳草等人不解,一般姑娘说要放博古架的东西,都是她比较重视的,这络子样式虽然精美,但也不算什么名贵之物,姑娘怎么如此重视?
虽然不解,仍是将它放到博古架里。
**
随着中秋到来,京城变得热闹起来。
过了几日,裴织将府里准备给岑家的中秋节礼带上,去尚书府探望外祖父和外祖母。
阿识,今儿怎么来了?岑老夫人笑呵呵地说,拉着外孙女上下打量。
我来看外祖母,前阵子去明觉寺上香,给你们求了平安符。
两位舅母也在,两个小表妹围着裴织,表姐长表姐短的,奶声奶气地问她是不是要出嫁了,嫁人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她。
当然可以啦。裴织含笑道,日后你们想表姐,就去东宫看我。
两个小姑娘天真无邪,并不知道东宫所代表的含意,高兴地拍着手,叫嚷着一定会去看表姐的。
晚上,尚书府在花厅举办家宴,裴织姐弟也在其中。
岑府的人并不多,没有分男女席,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吃饭,因为是家宴,规矩便宽松一些,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都说说笑笑。
吃完饭,几个男孩子去院子里放烟花。
岑元青、岑元白兄弟几个跑过来和裴织说话。
阿识,你有见过太子殿下吗?岑元青迟迟疑疑地问。
见过啊,怎么了?裴织好笑地问,你们想见太子殿下?
岑家兄弟俩赶紧摇头,不,我们不想!我们只是……他们互看一眼,只是担心阿识,关于太子脾气暴戾的传闻太多,难免要担心自家妹妹嫁过去会不会过得好。
裴织终于明白他们的意思,不由失笑。
你们放心,太子殿下并非像传言那样,他其实很好的。不信你们去问外祖父,外祖父经常在御前行走,见太子殿下的时间很多。
岑元青兄弟俩吓得不行,赶紧摆手,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祖父面前问这种。
不过,他们倒是明白,阿识并不害怕太子的传闻。
不愧是他们家妹妹,胆子就是大!
第45章 中秋宫宴。...)
转眼就到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