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倚仗(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甚至连萧远也说,他该事事告知皇上。

他……臣去刺杀他时他曾说若陛下只有这点本事,不如……不如把天下让给别人坐。

放肆!李承沣大怒,他果真……果真动了这样的心思!

陛下息怒,唐聿见李承沣动怒,赶紧劝道,萧远就是个文臣,人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陛下放心,他绝没那个本事。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是因为秀才手里没有兵。李承沣看了唐聿一眼,低下头沉声道,朕手里也没有兵。

幽云十六州的兵马常年镇守在边关,防的是突厥那些时不时南下劫掠的鞑子,南边才经过与南越一战,以休养生息为主,更何况他们是跟随先帝亲征南下过的,先帝在时从不让我过问军务,朕……

李承沣看向唐聿,继续道:北边军中多是镇国大将军生前的部下,唐老将军积威甚重,景琰与我情同兄弟,朕对他们还是放心的。

陛下放心,我唐家誓死追随陛下。

住口!李承沣紧急打断了唐聿,不要总把生死挂在嘴上,朕不要你去上战场。

这话说完,李承沣觉得有点突兀,又补了一句:这也是先帝的意思。

既如此,陛下又为何忌惮萧远,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唐聿听李承沣绕了一大圈,还是不解。

你怎么不明白?李承沣又好气又好笑,萧远是先帝亲封的监国重臣,朕年少不懂国事要多多听取他的指导,断不能轻易治他的罪,尤其还没有他谋反的证据。若是他拥兵自重,朕也就师出有名,调兵平了他便是,偏生,他除了把持着朝政,什么也不做。

朝臣们把折子直接上给他,事事都是他一人自专,朕日日上朝,不过就是听他的吩咐罢了,有什么事是朕能做得了主的?李承沣愤愤不平。

不对呀承沣!唐聿一时激动,也没顾得上称呼,他说得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怎能算没有证据治他谋反呢?

李承沣定定地看着唐聿,这话谁听见了?

我啊。唐聿答道。

你几时听见了?

我夜半在丞相府……唐聿一时语塞,忽然明白了过来。

李承沣派他深夜潜入丞相府行刺,就是不能让天下人知道他无端要向左相动手。萧远身怀传国玉佩,上一个拿过这玉佩的人还是太傅颜华阳,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太宗皇帝视颜华阳如亚父,见玉佩如见太傅亲临。

要拿掉萧远,必须得有他确实谋逆的证据,否则李承沣按祖制需得尊萧远为亚父。但要说证据,必然得牵扯到李承沣派唐聿刺杀萧远的事实,借这个机会,唐聿才听到萧远口出狂言。

这是个死局。

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萧远死在当夜,李承沣对外称他暴毙,然而唐聿却失手了。

不仅失手了,还被萧远抓了个正着。

萧远知道了皇上的杀意,以后必会对李承沣多有防范,皇上再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他,可谓是难了。

臣……臣坏了陛下大计,请陛下责罚。唐聿终于意识到了,悔恨不已,跪下请罪。

李承沣看着唐聿跪在自己面前,心里百感交集。

鬼使神差地,他伸出手,摸了摸唐聿的头发。

起来吧,朕不怪你,朕说过了。

那接下来怎么办?唐聿问。

亚父?他名至了,实还没到。你说的不错,他是文臣,朕手里,至少还有朕的禁卫军。

李承沣一边说,一边把唐聿从地上拉起来。

你是禁军统领,是朕最后的倚仗。

李承沣拍了拍唐聿膝下不存在的灰尘,请他喝了杯茶。

在送唐聿出宫前,李承沣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朕一定会除掉他,朕等得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