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租房子,租金给三五十万一年足够租一栋不错的房子,账算账下来反而都是盈利七八十万。
只不过黄瀚不去算这种账,银行利息最后会降下来,房价很快会涨上去。
此消彼长,三十年后,事竟成饭店、宾馆的获利不是按照百分比算,而是以几倍、十几,几十倍算账。
黄瀚心态好得很,做饭店不图高额利润,图个好口碑!在大城市开的饭店走中档路线,不求奢华求实惠。
用这个思路做生意无往而不利!
由于菜肴可口、实惠、环境好、地段好,装修大气,做响了事竟成饭店这块招牌。
当下所有城市的事竟成饭店生意都不错,平均每天能够卖出白酒一吨多。
一家饭店一天仅仅是卖出三五十瓶白酒而已,算不得什么。
预计芳华酒业出品的青花瓷八八年的产量只有十吨,芳华醇只有四十吨,只要事竟成饭店服务员用心推销,都不够卖的。
丁厂长果然守约,第三天就入股了十万块,至于这些钱是不是丁俊出了大部分,无关紧要。
虽然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现了不少万元户,但是对于一个不做生意靠拿工资生活的城市家庭,万元积蓄依旧是只能想想。
这年头的十万块真不是小数目,丁厂长肯拿出来入股,这样的的态度足以说明他家真心愿意紧跟黄瀚家。
黄瀚言出必践,让妈妈拿了六十万入股,不全部是登记黄瀚的股权,黄馨和黄颦一人也算二十万。
芳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五百万,六十万占股百分之十二,不少了。
果然不出所料,获知黄瀚入股后,芳华酒业顿时成了香饽饽,引来了太多关注,三天时间所有的股金全部到位,来晚了的不收。
丁厂长见黄瀚实际上拿出的钱是承诺的双倍,笃定地认为黄瀚特看好芳华酒业的发展,对芳华酒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他这个总经理占股百分之二,占股比例远远不如黄瀚,心甘情愿听黄瀚指挥。
先打牢基础再谋求大发展,黄瀚从来不急功近利。
所以两年内青花瓷、芳华醇都用不着做广告。
等再投入扩大了产能时,等到市场反馈信息证明这两种酒确实不错时,才到了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
那时就不好意思了,青花瓷将要为芳华酒业的广告歌,以后的周董有可能要活在某人的阴影里喽!
以后的电视里会有明朝短打扮服饰的几十个汉子,出现在热气腾腾的白酒酿造现场。
然后一个带有历史厚重、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悠悠岁月酒,滴滴芳华醇。
酒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黄瀚心知肚明。
中国人喝了多少八二年的拉菲?
早就是人家产量的倍数。
究竟是酒好?还是好装逼?
每年在酒桌上被喝掉的高仿名酒比真货多,说明什么问题?
有人多少人喝出真假了?
只能呵呵!
黄瀚很清楚地知道只要认真做,不压缩成本,不一味地追求产量,酒的品质就不会差,但是卖的价钱差别太大了。
吹牛逼谁不会?黄瀚会指点丁厂长怎么吹,但是他自认为能力有限,肯定没本事把芳华酒业吹成市值顶三个中石油。
但是用二十年时间把芳华酒业出品的青花瓷、芳华醇做成全国知名的中档酒之一,黄瀚还是有信心的。
芳华醇的味道确实不错,在事竟成饭店销售一段时间后,已经被太多酒客认可。
青花瓷太少,限量销售,留给事竟成饭店的并不多,用不着服务员推销。
但人有时就是喜欢犯贱,青花瓷摆在事竟成饭店酒柜里最醒目的位置。
八八年的酒哪有这种古朴典雅的包装?瞧上去真的很牛逼、很有档次。
因此不少顾客主动点青花瓷尝一尝,然后这些顾客只要来事竟成饭店,都会让服务员拿青花瓷。
这酒醇香绵柔,喝多了也不上头,包装出类拔萃,瞧上去贵气十足。
于是乎,全力企业、华美风、中港实业、阳光集团、丰登集团等等大企业今年送礼就送芳华酒业的青花瓷。
十吨酒听起来不少,也就是两万瓶而已,一万个礼盒罢了。
都用不着刻意推销,只需钱国栋、刘启全他们在联谊舞会上打打招呼,宣传宣传,三水市一家单位团购几十几百个礼盒,卖掉几千个礼盒小意思。
他们对宣传很热心,因为他们是三水市的领导,本来就有为家乡企业服务的责任。
他们还都跟着黄瀚入股了,当然愿意看到芳华酒业真的做大做强了,收益比超过投资家园集团。
什么人最能或者消息?
刘启全亲耳听到黄瀚答应入股芳华酒业,他当场表态参股,一回到家就让老婆把家里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
然后她老婆就把拿钱做什么告诉了处得不错的同事,然后就有很多人去银行取钱……
刘启全也是好揽事的性子,当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领导、同事们。
钱国栋更加不是个藏私的,去市里把这个好消息说了。钱国栋是个热心人说话直来直去,没有花花肠子,市领导们都知道。
没有人怀疑他忽悠大家入股芳华酒业。
上一次入股家园集团,领导们的股金基本上是黄道舟拿出稿费借给他们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所有得到借款的领导都心存感激,因为投资收益肯定超过了他们的工资、奖金等等收入的总和。
这种事放到两千年后肯定违纪,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截然不同。
领导干部带头集资、带头参股,甚至于直接扣拿财政工资公务员的百分之二十的工资参股县市的重点项目都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