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不插话了。
黄瀚,你刚才说做到以上几点才成功了一半对不对?
嗯啊!
还有一半怎么办呢?
不想说了。
为什么?
因为你态度不端正,居然有要抽我的冲动!
哈哈哈……这一回姐妹俩笑得前仰后合。
张芳芬连忙轻轻的打了黄瀚一下子,笑道:好好说话,当心你爸爸翻脸啊!
呵呵,开个玩笑调节气氛。爸爸,你不许发飙。
那你还不赶紧的?黄道舟装出气呼呼的样子道。
还有一半当然是政治正确呀!
黄道舟不以为然,反驳道:
这还用得着说吗?政治正确那是必须的,正规发表的书都是,跟成功一半根本挨不上啊!
挨得上!讴歌改革开放,赞美邓大人,描述三水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不仅仅设身处地描写我们家如何发家致富里,还得以两三个普通群众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的变化突出改革开放惠及万户千家。
然后,爸爸注意听,这个然后很重要。
嗯!我听着呢!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旗帜鲜明指出国情不同,西方的制度不适合中国。
中国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了,在邓大人领导下很快就会富起来,接下来还会强起来。三水县的发展势头就是佐证。
最后还要表明你的态度,坚定不移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信心改革开放,坚决拥护邓大人!
黄道舟道:我家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理所当然是真心拥护邓大人。
如果不是他冲破两个凡事的禁锢,我们家保不准还是连白米饭都吃不上呢!
张芳芬赞同道:对对,领头人太重要了,我们家是幸运的。
黄瀚笑了,心道,既然你们是真心感恩,那我就用不着洗脑了,反正是歌功颂德,肉麻点也无所谓。
他道:爸爸,这部政治正确的书如果大卖,不仅仅是名利双收,还会成为你的政治资本。
保不准最上层会请你去顾问团任职呢!
别瞎吹!最上层的都是老革命或者高级知识分子,我这样的哪有可能加入顾问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切皆有可能!
去去去,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黄馨道:黄瀚,舞台究竟多大,现在说不好,但是我能够肯定,你如果接着吹牛不赶紧吃饭,可能要迟到!
哈哈哈……小丫头又笑翻了。
黄道舟真的有了构思,匆匆几口吃完碗里的饭,脸都没洗,就跑去书房写大纲。
接下来的每天晚上,黄道舟都要写两三个小时。
黄瀚很关心这部作品,几乎每天都看,不仅仅帮着修改,还帮着构思,经过父子俩反复推敲、精心琢磨,这部小说值得期待!
……
正月底,姑妈打来电话,四丫头徐胜男喜结良缘,请黄瀚一家子去沪城吃喜酒。
发展了五年,徐若男的服装店鸟枪换炮了,成立了春风服装公司,如今有五家门店,一千多平方米的仓库、厂房,三百平方米的办公楼、一个小小的服装厂。
店面不是租来的,包括仓库、厂房和办公楼都是自己拥有财权。
肥水不流外人田,风牌专卖店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自己的销售渠道已经能够满足一大半产品的销售。
因此经销商、批发商想要拿到风牌系列的货源不太容易。
但是有一家例外,这当然是徐若男的春风服装公司,实际上还能够批发风牌系列的也仅仅剩下了徐若男。
没有完全实行专卖前,必须兼顾还没有开设风牌专卖店的地区和城市,故而还留了徐若男这个批发、零售兼顾的春风服装公司。
当年黄瀚跟徐若男的君子协定签了三年期限,然而前年春天到期后徐若男根本没有自立门户,她成立春风服装公司依旧跟黄瀚各占股百分之五十。
由此可见,这五六年的打磨,徐若男不仅仅练就了生意经,还懂得进退,也善于分析利弊。
黄瀚很满意她的态度,更加信任她,因此唯有春风服装公司可以批发风牌系列服装。
但是黄瀚也跟徐若男说明白了,至多九零年,风牌就会基本覆盖除了新疆、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的县城。
进军香港市场今年就开始谋划,这事儿当然不交给玉儿几个高管,交给秦淑洁办。
能不能开到台湾去,覆盖台湾的县城,完成了香港布局后也必须试一试,毕竟黄瀚跟台商孔老板关系不错,认为孔老板不是个奸猾之徒,有儒商范儿。
孔老板合资的阳光集团名利双收,已经是成功的典范。
他还利用台湾的技术和设备在三水县合资了爱华模具公司、参股了大华工具厂,都有不菲的回报。
这几年孔老板肯定赚得不少,本钱翻不到十倍,也至少翻了五六倍。
在他的榜样带动下,不少跟孔老板有些交情的台商绕道香港赴三水县考察,谈成了几家,还有十几个在洽谈中的项目。
快了,大陆跟台湾方面的关系缓和、改善,应该是八七年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的那一天。
然后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的限制少多了,台资蜂拥而至,回大陆寻亲的老兵、离散家属比比皆是。
三水县在洽谈中的项目马上就会恰逢两岸关系缓和的大气候,估摸着绝大多数能成。
徐若男有心理准备,她的服装店为了避免跟风牌专卖店重复经营,已经别开生面走了专营女装的路子。
春风服装公司现有固定资产价值不低于五百万,有自有资金接近一千五百万。
这些资本当然是黄瀚和徐若男共有,因为从投入那天起,黄瀚就没有要求分过红,还追加了几次投入。
实践证明徐若男靠谱能力杠杠的,黄瀚以后肯定会带着她做大做强。
以前姑妈家的三个女儿结婚,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三水县的亲人都没能够参加婚礼。
不是不想去,而是贫穷限制了亲情。
这一回截然不同,黄哲远夫妻俩带着已经上二年级的黄芸和方桂兰、李秀珍、提前三天去了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