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75章 沪城又来信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张芳芬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心里总是不踏实,一直在担心政策又有了变化。

这种心态很正常,以前约等于一无所有,怕个屁!

现在算得上家大业大,她当然患得患失。

所以说无产者最具备革命性是大有道理的。

统治者需要社会安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无产者挣到钱拥有家当。

张芳芬替黄瀚理了理被子又摸摸他的额头,道:

我昨天又抽空跑去‘南城当铺’大院里看了看。

黄瀚随口问道:文化馆搬空了吗?

没呢,不过快了,估摸着一个月内肯定完事儿。那里太大了,恐怕要用十几个人才舞得下来呢!

是啊!那里我也看过,确实足够大,占地面积恐怕接近两千平方米,前期最起码需要二十几人,如果生意好了恐怕要三四十。

雇佣这么多人还真跟资本家差不多,不会惹祸啊?

个体户暂时哪能雇佣这么多人?至多八个顶天了。多了就是走资派,弄不好要坐牢呢!

那怎么办?你呀!我们家跟房管所谈租房子前干嘛不说清楚了?

没关系,我们家只要变通一下,就会变成了雇佣的人越多越好,不仅仅不惹祸,还会获得荣誉、获得表彰、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变通?怎么变通啊?

跟集体合作,挂个集体的牌子就行了!

亏你想得出!五几年就搞公私合营了,哪个私人的店铺、厂子最后不全部变成了公家的?

这倒是事实,张芳芬经历过那个年代,当然耳闻目睹,可是她想象不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八十年代的再次公私合营完全是逆袭,最后绝大多数的厂子完全变成了私人的。

时代不一样了,国家在进步,也意识到大锅饭再也吃不下去,以后的小厂、小店绝大多数是私人经营。

我家用不着做出头椽子,主动挂上公家的牌子,是为了避祸,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要是挂上公家的牌子,产业被人家收走了咋办呢?

不会的,现在的政府再也不会随意没收任何人的财产。

公家派来干部,我家再也做不了主那也不行啊!

所以我们要在挂上集体牌子前谈好条件,自主经营是底线。

公家给牌子却做不了主,有可能吗?人家图什么?

政绩、就业岗位,还有点管理费。妈妈,你没瞧见满大街的待业青年啊?国家要安排这许多人工作,压力大着呢。

也是,反正房子都租了,就听你的,咱们试试看吧!

五表姐又来信了,她说‘双肩包’好卖得很,问能不能多送些货过去,她认为反正是自己家做的,干嘛不多找些人多做些?

徐若男申请做个体户买卖服装、箱包真的很容易,也有可能沪城的工作效率要比其他地方高的缘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