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予我千秋 第64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少年皇帝坐于御座上,神色略显惴惴。在御座的右下方,戚炳靖泰然而立,见谭君入殿,便不吝将目光全部投给了他。

谭君叩拜,陛下圣安。王爷万安。

少年并没有胆大到自作主张地叫他平身。

戚炳靖逡视着他,道:谭卿。若本王没有记错,你是建初六年的进士,更曾是郑文襄公的学生。

谭君应称:臣是。

他身材瘦削,低头跪着时,肩后的骨头将朝服支起一个突兀的弧度,看起来极硬,极锐。

戚炳靖道:郑文襄公在世时,辅弼先帝,人皆称贤。如今你近奉御前,不知平日里都教了陛下些什么?不妨今日也讲给本王听一听。

谭君抬起头,目光视上。

他在看清戚炳靖的面孔后,脸色慢慢变得煞白。那白中隐隐透出血色,在他的皮肤下鼓动着,像是要撑裂他艰难维持住的镇定神色。

谭君的声音有些沙哑:臣教陛下:何谓忠,何谓孝,何谓祖宗之法,何谓家国天下。

他又道:臣还教陛下:何谓不忠,何谓不孝,何谓目无祖宗之法,何谓弃置家国天下。

戚炳靖看上去饶有兴致,本王也想听一听谭卿之高见。不知在谭卿口中,谁人是这不忠、不孝、目无祖宗之法、弃置家国天下之辈?

谭君的嘴皮一掀。

少年慌忙站起来,试图打断道:四叔!谭卿胡言乱语,他从未教过朕这些……

然而谭君话已出口:即是王爷。

少年一僵。

戚炳靖则将谭君看了两眼,赞许道:谭卿敢言,不愧是郑文襄公的学生。

言罢,他向前踱来。

谭君的下颌随着他的逼近而微微仰抬,血丝自他眼角爆出。他冷冷道:王爷何必惺惺作态。王爷欺陛下年少,难道还要欺我大晋朝廷没有忠直之臣?!

戚炳靖的脚尖停在谭君膝前数寸处。

谭卿。郑文襄公的经国之才你没学到几分,但他那一心求死的本事,你倒是一分不落地承住了。

闻此,谭君血冲额顶,声音震地:先师之死,何其冤痛!昌恭宪王为先皇帝长子,当年为人所杀,此案至今未明。先师当年为昌恭宪王之案鸣不平,却被王爷怀恨在心、百般折辱,最后不得已而自尽。王爷弑兄,迫害忠良,百年后又有何颜面敢见戚氏祖宗?!

本王若杀昌王,为何还要拱立昌王之子即帝位?本王若恨郑文襄公,为何还要赠他美谥,为何还要允他的学生位在经筵侍讲之列?

王爷拱立陛下即位,并非真心尊奉陛下,而是想要借此堵住疑王爷弑兄诸臣的口。王爷赠先师美谥、允臣位列经筵,并非赏识臣之才学,而是为平朝怨,以此让众人以为王爷亦惜先师,先师自尽一事同王爷无关。

谭君字字如剑,挥出一阵血雨腥风。

少年一屁股跌回御座上,两手死死地扣住膝盖。

戚炳靖纹丝不动,面无表情。

他问:陛下欲发兵大平一说,是你教的?

是。

谭君承认,言辞铮铮:王爷此前欺陛下年少,与大平成王交通密谋,以谢淖大军南下助英王成事,以国之公器而做私用,此为不忠。王爷不顾先皇帝遗训,不顾大晋将兵冤魂,执意迎娶大平英王,此为不孝。王爷因大平英王之故,割戎、豫二州地及谢淖所部大军,以馈大平,目中竟无祖宗之法。王爷不以疆土为重,反欲与大平修和,将良机拱手让与敌国,心中早已弃置家国天下。

他扬袖指天,声嘶力竭:臣今近奉陛下,若不以正道教陛下,如何能对得起先师,又如何能对得起我大晋之社稷!

……

大长公主府。

戚炳瑜正同卓少炎一道用膳,有人自宫中来报。侍婢请过命,将人带进来。来人单膝跪在门内,看见卓少炎也在,一时嗫嚅。

戚炳瑜看一眼卓少炎,又看向来人:英王不是外人,直说便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那人道:今日朝宴罢,宝文阁直学士、知制诰谭大人在御前指骂鄂王。鄂王雷霆震怒,当着陛下的面,叫人在崇德殿将谭大人掌嘴二百、打断手骨。谭大人体弱昏厥,不知生死地被抬出殿外,陛下则被吓得失了心神,眼下正叫太医看着。鄂王陪在御前,文总管着小臣来传话,说今日鄂王须得迟些才能出宫回府。

戚炳瑜脸色稍变。她蹙眉问:谭大人在御前骂了鄂王什么?

那人不敢轻易开口。

戚炳瑜心烦,遂摆了摆手,叫人退走。

然后她侧过头,对卓少炎道:你果真能闭得上眼?

卓少炎置箸于案,没答,亦没再吃半口。

……

太医用了安神的药,卧在御榻上的少年终于止住抖意,勉强睡去。

梦中,血如大雨一般倾泼而下。

谭君就跪在血雨当中。雷霆轰轰陡降,劈碎他的脊骨。

少年浑身战栗,动不了嘴唇,也动不了手脚。有一双坚硬的大掌压在他的两肩上,他的头顶传来男人沉沉的声音:

陛下。你看那文臣的风骨,无声无形,却比他们命还要难以摧折。

我大晋竟有此等忠正之臣,是朝廷之幸。

可陛下太心急了。他今日若死,杀他的不是臣,而是陛下的仇恨和野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