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予我千秋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对我有所图之物,在未得到前,断不可能会率军倒戈。在短暂的沉默后,她回应道。

何物?江豫燃记得自己曾经问过一模一样的话,却未从她口中得到答案。

而这一次,卓少炎终于未再回避,直答他所问:他要的是,我的心。

……

戚炳靖回到中军时,恰逢江豫燃从内走出。

江豫燃向他行礼,目光却有别于平常,在他身上逡视了数圈后仍然不肯收回去。

有事?戚炳靖觉察到他之异状,近前询问。

江豫燃无意掩饰心中震动,直通通地开口:今日方知谢将军野心之大。

野心?

江豫燃点点头,并无意多解释一字,既已当面感叹过,便又行一礼,随即抬脚离去了。

……

入得帐中,戚炳靖开口便问卓少炎:江豫燃今日为何如此古怪?

许是得闻金峡关之变,心绪一时难控。她云淡风轻地回答道。

此言果然令他的关注点得以转移。

金峡关之变?戚炳靖听到这几字,连解甲的动作都顿了顿。

卓少炎点了点头,方才得报,关城内外的‘沈’字帅旗已被撤了。

大平又换将了?他皱眉道。

不止换将这般简单。

哦?

她目中杳杳,吐字清晰:沈毓章通敌、徇私,想必此时正被大平兵部派来的军法官押询中。

通敌、徇私?

两军相持,沈毓章却递函于我,函书中称‘故日旧情’、‘愿聊叙往怀’等诸语。在与我关外相晤之后,更是持军不动,时过月余都不出战。铁证如是,依大平军法,他是罪责难逃。

戚炳靖定定地看着她,问说:不过是帅旗撤换,你又如何能推断如是?

并非推断。她面无波澜地开口。少许停顿后,她继续道:沈毓章这两项罪名——正是我为他构陷的。

他闻之,目中略震。

她则哂笑了笑,沈毓章之所以持军不动,无非是因知你被鄂王断了辎补、你我人马必定难以久持相抗,计在长耗而迫使你我退军。这点计策,还是当年同我一道在讲武堂内学的。

他却问:你又是如何让大平朝中得知沈毓章书函之内容的?

卓少炎转过头来,对上他的目光,一字一句道:因我身边至亲至近之人中,有大平兵部所安插的眼线。

戚炳靖万没料到会听到这般答案,不由自主地上前两步,握住她的手:此事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晋历永仁二年正月,卓少疆奉诏回朝,坐里通敌军之罪而被下狱——便是在那时得知的。

她淡淡地说着,脸色平静如常,仿佛谈论的并不是她所亲历的事情一般。

第11章 壹拾壹

以坚厚砖石砌造的武库深入地下数丈,森寒戾戾,将笼罩于关城内外的烈暑热浪隔绝于外。

铜灯静幽的光线下,沈毓章面无表情地坐着,久置于膝头的双手纹丝不动。

在他的身前,放有一张简单的木案。木案之后,一个貌若中年的男人亦是面无表情地坐着,案上墨砚已干,摊铺的纸上未落一字。

此番兵部派来盘讯的军法官姓顾名易,早年是成王府上家客,后经成王举荐入仕,历职方、库部、兵部三司,虽未经试科、做官多年位不过从五品,然其为人恭谨不伐,素为大平皇室所信重。

面对态度冷漠、拒不配合的沈毓章,顾易不急不缓地开口敲打他:沈将军,顾某此来乃是奉旨问话。将军拒不开口,是连圣意都不放在眼里?

沈毓章则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人似石雕。

顾易又道:圣上念沈氏世代忠正,此番未诏将军回朝下狱,仅令兵部遣顾某前来问讯,已是特开殊恩。将军不领圣恩,欲置沈氏一族于何地?

沈毓章依然不为所动,连沈氏二字都撬不动他的嘴唇一分。

顾易遂站起身,绕过木案,走至他身前,于灯下细细打量他因一日一夜未睡而略显青白的脸色,再开口时语气透露出明显的惋惜之意:六年前,沈将军试进士科,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同年试武举,答策、武艺皆拔出于众人,一举登第武状元。其时沈将军之文武盛名,赫然有声于国朝之中,纵观沈氏三百八十年上下,亦难见似将军之佼佼英材。其后数年间,沈将军领旨出南边,虽未逢大战,然为我大平立威于诸藩国前,是亦武功。似将军之辈,身受皇室恩信,身负沈氏名望,怎会一时糊涂,做出那通敌、徇私之逆反诸事?

他稍作停顿,似乎不再在意沈毓章是何反应,转而又道:或许,将军是仗着昭庆公主对将军的一片痴心与情意,以为圣上顾忌爱女,必不会令有司对将军论罪?

这话音砸在砖石之上,令沈毓章久滞的目光霍然一跳。

留意到他神色之轻微变化,顾易只觉好似一堵密不透风之墙终于裂了一条隙缝,正待再言,却见沈毓章忽而张口,声音沙哑低沉地问说:几时了?

顾易稍皱眉头,却仍旧回答了他:辰时三刻。

再不放我出去,顾大人便将成为我大平失金峡关之头一号罪人。沈毓章看了一眼武库内堆放着的自城头撤下来的沈字帅旗,话音平静却生冷。

顾易脸色一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