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想建立水师,城外驻扎着的那五万江南新军正当用时,军心为重,此人在新军中颇有名望,她既回朝便不得不封,但此人身份来路不明,是谁的人尚不清楚,要不要重用还需细细思量。
英睿并非圣上之人。这时,元修忽然开了口。
你知道此事?元相国惊诧道。
英睿进美人司的缘由已跟我说了,只是此乃她的私事,儿子不便说。元修垂首道。
暮青来盛京是为了查凶报仇,她的杀父真凶尚未查到,此事自不可说,且周二蛋之名乃冒名顶替,暮青又是女儿身,其中自有许多不可说。
你!元相国气极,一个军中低级将领值得你为她保守私密?
值!元修抬眸望着元相国,字字如铁石,爹,英睿救过我的命!一次在狄部王帐外,若非她发现身后帐中埋藏有箭手,我已万箭穿心!一次在流沙坑中,若非她懂得脱身之法,我已被流沙掩埋!地宫前殿,她看破机关,救殿中人于火油浇身烈火焚身之险!甬道里是她为我拔箭治伤,三岔路口、地宫圆殿,皆靠她指明道路,若没有她,爹今生便见不到儿子了。
愚蠢!爹真怀疑你在边关是如何百战百胜的,身为大将军,日日制敌策,看人竟如此浅薄,不识人心之险!元相国不为所动,反怒斥元修,暹兰大帝的陵寝机关深诡,一介村野匹夫怎懂得破解机关之法?
朝堂才有叵测人心,边关儿郎皆是赤子之心。元修目沉如渊,反唇相讥。
元相国气极,连声道:逆子!逆子……你果真对议和之事心有怨言!
何为朝堂人心叵测?
元家把持朝政多少年了,这话与其说在骂朝官,不如说他在骂他爹!
知子莫若父,他不仅对议和之事不满,他还不满元家这些年来所谋之事。
跪下!元相国怒喝一声,元修甩袍便跪,战甲未卸,铿地一声,端的是铮铮铁骨!
元相国见此眼里烧出怒火,大步出了书房,道:去请家法来!
管家陶伯一惊,不敢有违,却问道:回相爷,家法在祖宗祠堂里供着,施家法该去祠堂外头……
这逆子没脸见祖宗!元相国打断陶伯的话,华袖一拂,怒风直扑陶伯的脸。
陶伯垂首,躬身而退,到了书房院外,对长随道:快去禀夫人!
长随匆匆忙忙去了,华氏刚回屋里,热茶还没品完一盏,闻讯惊起,茶碗啪的一声打碎在地,由婆子扶着便往外去。但元家书房乃是重地,华氏也进不得,只能在书房院外急问:相爷何故责罚修儿,竟要动用家法?
书房的门关着,听不见里头的声音。
元修一直跪着,见父亲执了家法回来,笑了声便卸甲去袍,爽快往地上一掷!
寒冬腊月天,窗下烘着白炭,元修精赤着上身,昏暗的书房里,炭光照得男子腹背的刀疤深一道浅一道,纵横交错,在富丽的书房里显得分外狰狞。
窗外风如涛急,恍惚间似见沙场刀光,闻马嘶风啸。
元相国执着皮鞭,盯着那些新旧刀疤,眼底生出痛色。但见元修跪得笔直,面无惧色,反有笑意,那笑意刺了他的眼,不由扬鞭,狠狠抽下!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