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赵高将秦皇下达的第三封圣旨的副卷,交给了蒙恬,并对着他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口谕,廷尉府全员出动,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相关案犯捉拿归案。
蒙恬脸色微微难看道:中书令大人,这事疑点众多,恐怕还需多多调查一二。
赵高叹了叹气说道:蒙大人,别想太多了,陛下态度十分坚决,按旨行事吧。
蒙恬微微有些怒气道:赵大人,可凡事都得讲个道理,断案得遵照大秦律不是吗?
赵高脸色下拉沉声道:蒙大人慎言,长安市集中的三岁小儿都知晓,陛下大过秦律。多说无益,蒙大人好自为之吧。
说完赵高拂袖而去。
只留蒙恬呆立当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良久后,蒙恬对着手下的属官吩咐道:持本官手令,给廷尉府三品以上的官员传令,让他们放下手头的事,半个时辰内到达府衙议事。
一众属官立刻回道:属下遵命。
蒙恬丢下这句话后,匆匆离开廷尉府,朝着武成侯府的方向赶去。
武成侯府的老门子,看到蒙恬大步走来,当场就认出了是如日中天的廷尉大人,一边打发同伴去通报家主,一边笑呵呵地迎了上去:
拜见廷尉大人。
蒙恬曾多次来武成侯府,自然也认识这个老门子,连忙问道:你家侯爷可在府上?
老门子连连点头:侯爷在家,我已派人去通报,蒙大人稍等。
蒙恬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武成侯府大门打开,王翦带着爽朗的笑走了出去说道:廷尉大人来访,老夫有失远迎,真是罪过罪过。
蒙恬苦笑道:世伯如此打趣小侄了,倒让小侄有些无地自容。
王翦哈哈一笑:走,进府再说。随后率先一步,走进府内。
蒙恬紧跟其后。
在会客厅,二人分主次坐下后,王翦问道:贤侄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蒙恬不回话,只是看了看端茶倒水的仆人。
王翦会意,对着仆人挥了挥手道:尔等先下去吧,若无召唤,不得入内。
一群仆人躬身行礼,有序的退了下去。
蒙恬直接从怀里拿出圣旨副卷,放在两人之间的茶桌上,开口道:小侄刚刚接到陛下圣旨,武安君涉嫌谋反,着廷尉府捉拿归案。世伯,小侄心中彷徨,真不知该如何做,家父又远在北地,故特来求世伯指点。
王翦闻言连忙拿起圣旨副卷,打开一看,脸色剧变说道:不行,武安君一生忠于大秦,不该落得这等下场,老夫得劝说陛下收回成命。
蒙恬错愕道:世伯你这是?
王翦站起身说道:贤侄,你自便,老夫就不与你多说了,我这就入宫一趟。
说完丢下蒙恬,急匆匆离去。
蒙恬一脸茫然道:世伯和武安君当年不是为了谁封君、谁封侯一事反目成仇吗?世伯怎么会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去求情呢?
养心殿,秦皇看着中气十足的王翦,不由问道:武成侯入宫求见寡人,所为何事?
王翦深深地行了一礼道:回禀陛下,臣为公孙起求情而来。
公孙起这杀胚,虽然脾气有点不讨人喜,可众所周知,他对大秦可谓是忠心耿耿,为此甚至甘愿背上人屠的骂名,陛下,他不当入罪而死啊,老臣请陛下收回成命。